首页> 中文学位 >大青沟三种主要植物群落含碳率及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6h】

大青沟三种主要植物群落含碳率及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地质地貌

2.4 水文条件

2.5 土壤条件

2.6 植被

2.7 主要群落介绍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曲柳、蒙古栎、大果榆群落基本状况分析

4.2 水曲柳、蒙古栎、大果榆群落含碳率分布特征研究

4.3 水曲柳、蒙古栎、大果榆群落生物量分配特征研究

4.4 水曲柳、蒙古栎、大果榆群落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大果榆(Ulums macrocarpa Hance.)及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Turcz.)三种主要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挖掘法、湿烧法分别对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进行样方采样及室内测定,利用SAS9.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比分析同一群落或不同群落各层次含碳率及碳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1)水曲柳、蒙古栎及大果榆群落各层次含碳率不同。其中乔木层,蒙古栎群落器官平均含碳率最大,为50.25%,大果榆群落的最小,为45.58%。
  (2)灌木层,大果榆群落平均含碳率最大,为47.45%,而蒙古栎群落平均含碳率(46.86%)与水曲柳群落的(46.77%)相差很小;草本层,大果榆群落平均含碳率最大,为44.48%,蒙古栎群落的最小,为39.57%;枯落物层,蒙古栎群落平均含碳率最大,为42.70%,大果榆群落的最小,为39.09%;土壤层,水曲柳群落有机碳含量约是蒙古栎群落的14倍,随土壤深度增加,三种主要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递减趋势。
  (3)水曲柳、蒙古栎及大果榆群落碳密度存在一定差异,其大小依次为水曲柳群落(85.32 t/hm2)>蒙古栎群落(66.76 t/hm2)>大果榆群落(45.19 t/hm2)。其中,蒙古栎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碳密度均比大果榆群落、水曲柳群落的大;而大果榆群落草本层碳密度比蒙古栎、水曲柳群落的大;水曲柳群落枯落物层碳密度约是大果榆群落、蒙古栎群落的1.2、2.43倍;水曲柳群落土壤层碳密度(11.35 t/hm2)>大果榆群落土壤层碳密度(4.97 t/hm2)>蒙古栎群落土壤层碳密度(2.01 t/hm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三种主要群落土壤层碳密度整体均呈下降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