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辉腾锡勒草原风电场开发运营植被响应分析研究
【6h】

辉腾锡勒草原风电场开发运营植被响应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指数国内外应用现状

1.2.1 风电场植被响应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理位置地貌特征

1.3.2 气候概况

1.3.3 植被资源

1.3.4 辉腾锡勒草原风电开发

1.3.5 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发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空间尺度上植被响应

3.1 野外调查

3.2 物种结构特征

3.3 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时间尺度上植被响应

4.1 数据源介绍

4.2 遥感数据预处理

4.2.1 辐射定标处理

4.2.2 大气校正

4.2.3 几何精校正

4.2.4 校正模型

4.2.5 灰度值重采样方法

4.2.7 最佳波段组合选择

4.3 最佳植被指数的选取

4.3.1 植被指数概述

4.3.2 不同植被指数计算

4.3.3 相关性分析确定最佳植被指数

4.4 气象因子对植被指数影响的方差分析

4.5 不同年份最佳植被指数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前,中国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经济增速有放缓的趋势。为了有效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政府加大了能源领域的投资,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电产业因此赢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建有不同规模的风电场。但在大规模风电场开发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风电场的负面影响,做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辉腾锡勒草原风电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采用实地调查和“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风电场的开发与运营对草原植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⑴架设风机的过程会破坏土壤表层,表土层(腐殖质层)厚度降低,以架设风机的地点为中心160m2-250m2范围内为裸土地(不包括施工过程新开道路及掩埋线缆工程所破坏的植被),风机后期维护人为活动干扰严重,致使破坏的植被恢复速度很慢。⑵依据2011年、2012年野外调查数据计算不同样地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不同样地间四项指标均有波动,但其变化规律并不是随着风机数量的增减而变化,物种的进化与演替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风电场对物种多样性影响尚未显现,需后续的长期监测。⑶不同样地内生物量存在着一定差异,最小值出现在了风机密集分布的1号、2号、3号、4号四块样地,峰值在7号、9号两块样地。主要原因是风机密度小,人为干扰少,植被长势较好。不同样地间生物量差异由东向西呈上升趋势,这与研究区风机数量特点成反比。⑷2000年以后研究区植被指数出现较大变化,2000年植被指数值0.2-0.8的草场面积为10636080 m2,2005年植被指数值0.2-0.8的草场面积为6092760m2,2010年植被指数值0.2-0.8的草场面积仅为4116886m2。2000年以后风电场开始大规模建设,人为干扰的增加给原本就很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