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收获技术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
【6h】

收获技术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国内外苜蓿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研究

1.1.1 苜蓿干草产业发展现状

1.1.2 苜蓿干草收获技术

1.2 田间收获苜蓿草干燥技术

1.2.1 苜蓿草田间自然干燥及生理生化变化

1.2.2 田间收获苜蓿干燥技术

1.3 干草质量评定标准

1.3.1 干草质量评定指标

1.3.2 干草质量评定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2.2 试验材料及样品的处理及采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指标

2.3.1 指标测定方法

2.3.2 苜蓿干草体外消化试验研究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苜蓿收获技术研究

3.1.1 刈割期对单茬苜蓿草的影响

3.1.2 不同生长高度的苜蓿收获技术研究

3.1.3 刈割茬次对苜蓿草的影响

3.1.4 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苜蓿草的影响

3.1.5 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苜蓿再生性能的影响

3.1.6 不同刈割留茬高度苜蓿体外消化特征研究

3.2 田间收获苜蓿水分散失规律

3.2.1 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变化情况

3.2.2 田间收获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变化情况

3.3 淋雨收获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3.2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48h体外培养液pH变化情况研究

3.3.3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体外培养挥发性脂肪酸变化情况研究

3.3.4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体外培养干物质消化率变化情况研究

4 讨论

4.1 苜蓿的适宜收获技术确定

4.1.1 苜蓿收获最适时间的确定

4.1.2 苜蓿收获茬次的确定

4.1.3 苜蓿收获适宜留茬高度的确定

4.2 田间收获后苜蓿干草的最佳晾晒时间

4.3 雨淋对苜蓿收获技术的影响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赤峰地区目前是内蒙古最大的紫花苜蓿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基地。但由于苜蓿的收获技术不规范,导致其产量低、品质差,苜蓿干草品质主要为二级和三级,与国外收获的苜蓿干草相比竞争力弱、效益低。为此,结合赤峰地区的自然特点及生产现状,对紫花苜蓿的收获技术进行研究。选取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尔草业种植基地为试验点,以金皇后和三得利紫花苜蓿为试验原料,开展不同生育期、不同茬次、不同留茬高度及不同生长高度的收获试验;同时对田间收获后苜蓿水分散失规律及雨淋对其收获后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牧民的收获苜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赤峰地区常规收获苜蓿以初花期为最佳收获时期,且一年刈割三茬草效果最佳。
  ②第一、二茬刈割苜蓿留茬在5~8 cm时较好,末次收获以留茬高度8~11 cm最好。
  ③以植株的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则株高在80 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④苜蓿刈割后至晾晒27h内叶片脱落率较低可进行翻晒、压扁等作业,超过此时间段操作干燥效果不明显。
  ⑤雨淋处理降低了苜蓿干草的品质,因此应尽量避免苜蓿收获时受雨淋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刘燕;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学科 草业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格根图,贾玉山;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43.9;
  •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收获技术; 刈割期; 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