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骆驼盘尾丝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
【6h】

骆驼盘尾丝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 略 语 表

1 引言

1.1 骆驼概述

1.2 虫媒传染病概述

1.3 盘尾丝虫病概况

1.4 骆驼盘尾丝虫病概述

1.5 传播媒介的筛选和检测方法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一 内蒙古地区双峰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3 试验二 骆驼盘尾丝虫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基因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4 试验三 内蒙古双峰驼生活环境吸血水生双翅目昆虫的捕捉及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小结

5 试验四 骆驼生活环境吸血双翅目昆虫COI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6 试验五 盘尾丝虫病传播媒介的筛选与确定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骆驼盘尾丝虫病是由福斯盘尾丝虫(Onchocerca fasciata)的成虫寄生于骆驼的项韧带、肌腱和皮下组织等身体各部位,形成纤维结缔组织性结节病变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不仅影响着骆驼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对驼肉的品质和皮革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其给养驼业带来不少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该寄生虫病的病原以及它的生活史研究甚少,特别是其传播媒介究竟是什么,国内外都不得而知。因此,面临该寄生虫病在我国某些地区骆驼中的高感染现状,对它的有效防治工作却是无从下手。本研究结合内蒙古骆驼养殖业疫病防治的实际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寄生虫病流行及传播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
  首先调查了内蒙古4个地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乌拉察布市四子王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双峰驼盘尾丝虫病的感染情况,先后共检查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135峰,发现福斯盘尾丝虫感染率为45.9%,最高感染强度为15个/峰,感染率在不同性别中差异不大,但随着骆驼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对骆驼盘尾丝虫所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虫体寄生部位多集中在骆驼的项韧带处,主要的病变表现为形成不同阶段的寄生虫性肉芽肿结节,虫体被纤维结缔组织紧密包裹。镜下观察,病变初期,囊腔中的虫体结构完整,周围组织增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病变中期,囊腔中的坏死虫体浓缩并被胶原纤维组织吸收和替代;病变后期,囊腔中的虫体大部分钙化消失或留有残片,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钙盐沉积。
  对收集到的骆驼盘尾丝虫完整成虫、微丝蚴和虫卵,进行了形态学的详细观察。其成虫呈白色丝状,角皮上有螺旋状脊和横纹,雄虫体长为63.00~88.00mm,尾部呈螺旋状卷曲,有尾乳突;雌虫较雄虫长,约为890mm,雌虫角皮上的螺旋状脊更为明显,脊与脊之间隔着四条横纹,螺旋状脊和横纹的宽窄及角皮的厚度随虫体部位而变化;微丝蚴细长,无鞘,长为210~244μm。对骆驼福斯盘尾丝虫16S rRNA序列进行了PCR扩增,测得其序列长度为433bp。
  分析了内蒙古福斯盘尾丝虫病流行地区双峰驼生活环境中水生双翅目昆虫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情况。根据形态,鉴定出水生双翅目昆虫21科42属,共49种,其中有18种为内蒙古新记录种,有14种为吸血双翅目昆虫。据统计,在水生双翅目昆虫中,长角亚目(NEMATOCERA)占比为49.3%;芒角亚目(ARISTOCERA)占比为43.5%;短角亚目(BRACHYCERA)占比为7.2%,在不同的生境和月份,它们的分布不同。
  对可能的传播媒介,即14种具有吸血习性的水生双翅目昆虫(新平库蠓Culicoides xinpingensis、曲囊库蠓 Culicoides puncticollis、浅暗库蠓 Culicoides pallidulus、淡角贝蠓 Bezzia albicornis、饶河贝蠓 Bezzia raoheensis、棕色裸蠓Atrichopogon fusculus、单囊细蠓 Leptoconops monotheca、骚扰库蚊 Culex pipiens molestus、蒙古白蛉 Phlebotomus mongolensis、猎黄虻 Atylotus agrestis、脱粉麻虻Haematopota desertorum、莫氏斑虻 Chrysops mlokosiewiczi、密斑虻 Chrysops suavis和穴虻属未定种 Vermileo sp.),在形态学分类鉴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线粒体mtDNA的COI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5种短角亚目和9种长角亚目的吸血昆虫的COI序列同源性在80.8%~92.8%和81.2%~97.9%之间,系统进化树不同属之间差异较显著,同属间聚类较好,基本和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同。
  为了对福斯盘尾丝虫病可疑传播媒介进行筛选,首先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对捕获的吸血双翅目昆虫进行了传播媒介的初步筛选,然后对其进行详细的生物学剖检和分子生物学验证。结果在雌性曲囊库蠓(Culicoides puncticollis)腹部发现了疑似盘尾丝虫微丝蚴,感染率为7.9%,最高感染强度为5个/只。所获得的疑似微丝蚴长短不一,尾部微弯曲,体表有横纹,头尾清晰。通过普通PCR方法对疑似微丝蚴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和比对,结果表明在曲囊库蠓体内发现的微丝蚴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福斯盘尾丝虫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6%,证实所检获的微丝蚴是福斯盘尾丝虫微丝蚴,因此基本可以确定曲囊库蠓可能是我国骆驼福斯盘尾丝虫的传播媒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