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头市地下水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
【6h】

包头市地下水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污染源的识别

1.2.2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

1.2.3 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调查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调查研究目标

1.3.2 调查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工作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地下水环境情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气象

2.1.3 河流水系与水文特征

2.1.4 社会经济

2.2 包头市地下水环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2.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情况

2.2.4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

2.3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2.3.1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2.3.2 地下水水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

2.4 包头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情况

2.4.1 包头市阿尔丁水厂水源地

2.4.2 包头市昆区清水池水源地

2.4.3 包头市青山加压站水源地

2.4.4 包头市东河清水池水源地

2.4.5 包头市九原供水站水源地

第三章 包头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评价

3.1 包头市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

3.1.1 评价标准

3.1.2 评价方法

3.1.3 监测结果及评价

3.2“十五”期间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

3.2.1 潜水监测结果

3.2.2 承压水

第四章 包头市污染源调查及地下水污染方式和途径

4.1 废水污染源状况

4.1.1 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4.1.2 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情况

4.1.3 地表水污染

4.1.4 地表水污染原因分析

4.2 废气污染源状况

4.2.1 能源消耗情况

4.2.2 工业废气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4.2.3 废气污染原因分析

4.3 固体废物污染

4.3.1 工业同废

4.3.2 生活垃圾和粪便

4.3.3 危险固废

4.4 地下水的污染方式和污染途径

4.4.1 地下水的污染方式

4.4.2 地下水的污染途径

第五章 包头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调查

5.1 包头市市四区水厂地下水监测与评价

5.1.1 评价标准

5.1.2 评价方法

5.1.3 监测结果

5.2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调查与评价

5.3 包头市地下水污染分析

第六章 包头市城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6.1 技术层面的措施

6.2 管理层面的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但当前城市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本文以包头市市四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现有资料为基础,将水文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依据水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评价等理论和方法,分析包头市市四区地下水的污染特征与主要污染源;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原因分析,并针对包头市地下水污染现状提出防治措施,可为包头市地下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由于开采井布局不合理,局部地区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区域性降落漏斗不断扩大。为此,应采取在原区划的基础上重新核定保护区的防治措施。
   2、承压水的污染区域与潜水污染区域一致,且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污染己通过包气带进入承压水区。建议开展包气带防污能力评价及采取包气带污染治理措施。
   3、包头市地下水质污染总体上呈现出由点状、条带状污染向面上污染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从城市向周围蔓延的发展趋势,而且污染组分不断增多,污染物浓度持续增高,污染造成的危害日益加重。应采取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等措施来保护包头市地下水资源。
   4、基于包头市地下水污染现状与污染分析结果,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包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以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保证包头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