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难愈创面细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6h】

慢性难愈创面细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慢性难愈创面临床常见细菌的生物膜体外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探索细菌生物膜检测的有效手段。方法:(1)建立细菌生物膜体外模型,摸索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条件,首先将传统的平板培养法与引导片培养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以引导片法体外培养生物膜,观察不同时间点和温度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菌株生物膜形成过程。采用FITC-ConA和碘化丙啶(PI)分别标记多糖和细菌DNA,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1)传统的平板培养法最终测得的结果稳定性较差,引导片培养法最终所得的结果较稳定,试验重复性较好,37℃时生物膜的生长状态较22℃更好。(2)CLSM观察可见,培养24h时,各菌株均有散在的绿色荧光,不密集。48h时绿色荧光明显增多,部分与红色荧光重叠,形成视野中黄色荧光,金黄色葡萄球菌明显。在绿色荧光的强度和分布上,临床菌株明显多于标准株。培养72h时铜绿假单胞菌和其标准株的绿色荧光增多。培养5d时绿色荧光较分散。金黄色葡萄球菌在48h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则在72h。结论:(1)慢性创面临床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能形成生物膜。(2)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生物膜形成过程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的时间、生物膜的形态与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