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研究
【6h】

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传统证券交易所主要标志的证券交易所营业大厅失去了实际意义,旧的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自199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成功的由会员制改制为公司制始,世界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浪潮开始涌起,截止2009年3月份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证券交易所都完成了公司制改革。澳大利亚、新加坡,纳斯达克等境外证券交易所成功的公司制改革经验启示我们:成功的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是在本国政府立法支持下的,是不仅注重原证券交易所会员利益,同时也对新的交易所治理结构进行了适度调整的改革。这样的公司制改革适应了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需求,极大促进了各国乃至世界证券市场的发展。
   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是在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电子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成立的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如今,随着世界范围内交易所公司制的逐步完成,沪、深交易所会员制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桎梏。2009年民革中央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建议》,呼吁对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进行公司制改革。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丰证券集团董事长张华峰向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发表了名为《建议积极推进中国交易所合作及合并,实行香港与内地股民双向投资股票》的提案。张华峰在提案中指出:目前,阻碍我国香港证券交易所与内地沪、深交易所的合并的最大问题是现在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并非公司制。张华峰建议中央顺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考虑实行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2012年民革中央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关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呼吁修改证券法和公司法允许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在本所上市,降低上市和审核标准,加强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我国沪、深交易所公司制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第一部分对公司制与会员制两种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出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无论是在保证交易公平、保证监管效率上,还是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均优于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海外交易所公司制变革的背景、实践和经验、启示。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证券交易所行政会员制、监管权力弱、国际竞争力低等弊端,得出公司制改革是我国证券交易所参与全球竞争提升资本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前提。文章最后一部分分析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中可能碰到的交易所公司制与监管权限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中公司的设立、运行构架问题,我国证券交易所监管的相互制约问题,交易所股份持有者之间以及交易所自身上市时的利益冲突问题等,并借鉴海外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学者思路找出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