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绥远地区的干部工作
【6h】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绥远地区的干部工作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选题意义及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干部工作的背景

一、绥远的形势

二、干部路线与干部政策

三、干部管理部门

第二章 干部群体的类型分析

一、党员干部与非党员干部

二、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

三、政治干部和技术干部

四、新干部和老干部

五、汉族干部与蒙古族干部

六、知识分子干部和工农干部

第三章 干部的培养选拔

一、干部来源

二、干部选拔标准

三、重点培养的干部类型

第四章 干部的教育

一、教育的必要性

二、教育内容

三、教育形式与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干部是一个政党的支柱,如何开展好干部工作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至关重要。绥远作为内蒙古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干部诞生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地在绥远进行着干部工作的探索。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中国共产党在绥远地区的干部工作进入了一个逐渐完善的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党员干部和非党员干部、本地干部和外来干部、政治干部和技术干部、新干部和老干部、汉族干部和蒙古族干部等不同类型干部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干部工作产生的影响。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绥远地区干部的主要来源和主要选拔标准,并着重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绥远地区重点培养三类干部,即蒙古族干部、本地干部和技术干部。最后,分析了干部教育,指出干部教育是绥远实际斗争的需要。绥远干部教育主要以政治教育、军事教育、文化教育、实际工作教育、党性教育为主,并且根据干部类别、岗位、职务的不同,调整学习内容。绥远干部教育的形式包括在职教育、开办培训班、选送到其他根据地代为培养、整风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