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6h】

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草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草原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1、生态环境稀缺理论

2、公共物品理论

3、外部经济性理论

(二)草原资源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

1、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权协调发展理论

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理论

二、草原生态补偿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草原生态补偿法律依据的缺失,致使草原资源生态补偿陷入困境

(二)草原生态补偿不到位,草场承包权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补偿

1、补偿主体层面

2、补偿标准和范围层面

(三)草原生态补偿缺乏合理的程序法保障

(四)草原资源产权不明晰,草原补偿得不到落实

(五)草原补偿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三、草原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立法层面:制定草原生态补偿法

(二)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健全

1、补偿对象

2、补偿主体

3、受补偿主体

4、补偿标准和方式

5、补偿范围

(三)明晰草原草场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

(四)增加草原资源使用费

(五)完善草场生态补偿管理监督法律制度

(六)建立长效的草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开始日趋恶化,沙尘暴、扬沙天气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治理草原生态,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开始施行禁牧、绝牧、退耕还林还革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随着这些生态建设工程的陆续开展,草场承包权人因这些国家政策等的实施而失去了发展机会,从而发生了利益损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些受损者的补偿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各个地区的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均不同。牧民生活水平直线下滑,怨声哀悼,参与草原生态建设积极性逐渐下降,乃至直接影响了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研究在草原生态补偿现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各地对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补偿对象、补偿主体、受补偿主体、补偿范围及对补偿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作者试图从补偿标准、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对象、受补偿主体几点寻求解决方法,通过明晰草原草场使用权和所有权,增加草原资源使用费,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监督管理机制方面论述观点,为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从而达到促进《草原生态补偿法》制定,提高全社会对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关注,激发牧民对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积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