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辽复由粒子物理到理论生物物理的转向研究
【6h】

罗辽复由粒子物理到理论生物物理的转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罗辽复扎根内蒙古

1.1 个人简介

1.1.1 学习和工作经历

1.1.2 书香家庭

1.2 坚持基础教学

1.3 注重言传身教

二、罗辽复转向前科研回顾

2.1 基本粒子物理研究

2.2 高能天体物理研究

三、罗辽复论生命科学理性化

3.1 生命科学理性化缘起

3.2 理性化符合近代科学范式

3.2.1 理性化与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3.2.2 逻辑推理方法和理性化

3.2.3 生命系统的随机性和理性化

四、罗辽复论物理学应用于生物学

4.1 德布吕克和薛定谔的启发

4.2 生物学中的物理问题

4.2.1 遗传密码突变危险性

4.2.2 构象动力学

4.3 两个学科的差别

4.4 小结

五、罗辽复谈信息生物学

5.1 罗辽复谈编码信息量的扩增规律

5.2 罗辽复谈信息系统性质

5.2.1 信息传输的精确性

5.2.2 信息网络的容错和耐攻击性

5.2.3 热力学有序性

六、罗辽复科研方向转变分析

6.1 学术转向诱因和可能性

6.1.1 转向的客观原因

6.1.2 转向的主观原因

6.1.3 分析

6.2 著名成果评论情况

6.2.1 关于论文蛋白质折叠温度依赖性的评论

6.2.2 外界对罗辽复著作的评论

6.2.3 论文被引用评价主要情况

6.3 转向成功的关键

6.3.1 把握转向时机

6.3.2 发挥自身优势

6.3.3 讨论产生成果

七、罗辽复科研与转向之启示

7.1 异地合作科研

7.2 勇于开拓

7.3 自我定位清楚

结语

附录1 获奖情况

附录2 访谈实录1

附录3 访谈实录2

附录4 访谈实录3

附录5 访谈实录4

附录6 访谈实录5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罗辽复教授作为内蒙古大学理论生物物理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回顾其学术历程,梳理其科学思想,展示其科研转向路径,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具体而言,从五个方面予以阐释并详细论述,并查阅文献说明罗辽复教授所做科研的国内外学术环境。
  其一从罗辽复学习和工作经历深入,分别从介绍他书香家庭环境,这有利于他的科研工作;从他对本科生基础教学工作的重视,繁忙的科研工作中坚持基础授课;他对研究生言传身教地培养,领导一支科研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进行阐述。
  其二对罗辽复在转向理论生物物理研究前的科研工作进行回顾,梳理了他在基本粒子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方面的成就,并就具体工作的背景进行了介绍,旨在理清当时的科研工作脉络,呈现罗辽复同合作者对中微子、轻子、夸克和反常中子星等具体工作的研究。
  其三对罗辽复科学思想进行挖掘,分别从论文的第三、四、五章进行阐述,特别是其生命科学理性化和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的两个科学思想,笔者从其思想来源展开研究,挖掘了伽利略和薛定谔等科学家对其影响。对于他信息生物学的思想,详细地阐述编码信息量的重要规律和对应的证据内容以及信息系统的性质和证据。
  其四说明从科研设备的缺乏到转向时机的契合以及求实创新的习惯,他转向后同合作者提出蛋白质折叠速率公式等工作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好评,科研转向应该把握时机、发挥自身优势、讨论产生科研成果三方面具体阐述。具体谈他为什么转向,转向的成功,以及如何抓好转向这三个问题。
  最后是揭示罗辽复科研与转向对后代科学工作者的启示价值:即尽可能广泛有效地合作科研,不拘泥于前人工作应勇于开拓,清楚地定位人生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