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呼包坳陷东部地下水类型及氮化物分布成因研究
【6h】

呼包坳陷东部地下水类型及氮化物分布成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步骤

1.4.3 地下水执行标准

第二章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氮化物水质现状分析

2.1 呼和浩特市城区地下饮用水氮化物水质现状分析

2.2 呼和浩特市城区地下水备用水源井氮化物水质现状分析

2.3 呼和浩特市旗县城镇地下水源地氮化物水质现状分析

2.4 呼和浩特市旗县农村饮用水三氮水质现状分析

2.5 呼和浩特市旗县农村畜禽养殖地区饮用水氮化物水质现状分析

第三章 区域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气象

3.3 水文

第四章 水文地质

4.1 地下水类别与含水岩组的划分

4.1.1 松散岩类孔隙水

4.1.2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4.1.3 基岩裂隙水

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

4.2.1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

4.3 区域水文地球化学概况

第五章 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5.1 地下水采样分析

5.1.1 各采样点的基本情况

5.1.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5.2.1 潜水水化学类型

5.2.2 潜水水环境分区

5.2.3 承压水水化学类型

5.2.4 承压水水环境分区

第六章 氮化物在地下水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6.1 潜水氮化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6.1.1 氨氮

6.1.2 硝酸盐氮

6.1.3 亚硝酸盐氮

6.2 承压水氮化物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6.2.1 氨氮

6.2.2 硝酸盐氮

6.2.3 亚硝酸盐氮

6.3 潜水与承压水氮化物空间分布比较的

6.4 COD与pH与三氮相关性分析

6.4.1 pH与三氮相关性分析

6.4.2 COD与三氮相关性分析

6.5 研究区域地下水氮化物水质状况综合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旦被污染,将很难恢复。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增长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紧缺,对地下水保护的监管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论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对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呼包坳陷东部区(以托县全境为主,包括土左旗南部及和林格尔县西部,面积约2000km2)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该区域的东南和西北部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流动速度快,地下水处于氧化环境,易于硝化作用的发生;由地表进入地下的氨态氮(NH4-N)能够被氧化转化为亚硝态氮(NO2-N)和硝态氮(NO3-N);大黑河沿河区域是地下水的滞留排泄区,地下水各类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较多,地下水处于还原状态,不易发生硝化作用;因此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O-3-N)含量较高,在滞留排泄区氨态氮(NH4-N)含量较高。
  研究区承压水埋深较深,顶部有很好的隔水层,氮化物含量较低,但也有被污染的趋势;潜水水位较浅,已受到氮化物的污染。造成研究区氮化物污染的原因除有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工业生产等,因而该地区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