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突发公共事件看微博舆论——以“招远案”为例
【6h】

从突发公共事件看微博舆论——以“招远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3.量化研究中的类目建构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的相关概念

(一)突发公共事件

(二)微博舆论

三、招远事件的演变及其微博舆论变化过程

(一)招远事件及其微博舆论的变化过程

1.招远事件及其微博舆论的发生

2.招远事件及其微博舆论的发展

3.招远事件及其微博舆论的高潮

4.招远事件及其微博舆论的消散

(二)招远事件网络讨论者的主要类型和启示

1.招远事件微博舆论参与者的主要类型

2.招远事件微博舆论发展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网络舆论爆发的特点

1.惹人眼球的标题

2.事件本身蕴含激情

3.参与者的地位悬殊

4.部分网民的受害妄想

四、招远案中的微博舆论分析

(一)招远案微博舆论的量化分析

1.分析意义及目的

2.量化分析及结论

(二)招远案网络舆论中的误解

1.由不实信息所导致的误解

2.由参与者地位不对等所导致的误解

3.小结

(三)招远案微博舆论中的网络群体

1.网络群体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群众运动中的难以被说服的一派

3.小结

(四)招远案微博舆论中的网络群众运动——现实世界中的“失意者”的狂欢

1.“失意者”的分类

2.“失意者”的动机

3.“失意者”的外部成因

4.“失意者”的群体运动形式——刷屏

5.“失意者”表现出来的“大义”

6.“失意者”恨意的来源

7.“失意者”的自我麻痹

8.小结

(五)平等沟通——官方的应对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互联网深入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传播和讨论的公共事件层出不穷,从马航失联到昆明暴恐,从招远案到呼格吉勒图冤案……而像招远案这样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突发公共事件更是影响巨大。以网络为平台的突发公共事件与传统的在现实中发酵的事件相比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本文以招远案中的微博舆论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讨论微博平台上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成因与应对。笔者认为,网络平台上运行的突发公共事件,若要形成长时间广泛地讨论,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必然有传播信息自身的一些特性以及误解、复杂的网络群体和有特殊运行规律的群体运动这些元素相互支撑,共同酝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