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钙敏感拟南芥自然变异种的筛选及相关基因的粗定位
【6h】

低钙敏感拟南芥自然变异种的筛选及相关基因的粗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一 引言

1.1 钙离子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1.2 植物吸收钙离子的分子机制

1.2.1 钙调素及类钙调素蛋白(CaM)

1.2.2 钙调磷酸酶B类蛋白(CBL)

1.2.3 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

1.3 钙资源现状

1.3.1 酸雨对土壤中钙的淋失

1.3.2 酸雨对植物中钙的影响

1.4 图位克隆的基本原理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

2.1.4 引物列表

2.2 方法

2.2.1 拟南芥的播种与培养

2.2.2 自然变异种Wt-5的筛选

2.2.3 Wt-5水培表型观察

2.2.4 原子吸收测定总钙含量

2.2.5 CTAB法提取DNA

2.2.6 Wt-5相关基因定位(图位克隆)

三 结果与分析

3.1自然变异种Wt-5的表型分析

3.2 Wt-5总钙含量测定结果

3.3 Wt-5相关基因粗定位

四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在低钙逆境中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实验主要以拟南芥自然变异种为材料,通过对96种自然变异种进行筛选,筛选出一株低钙敏感自然变异种Wt-5,对其进行表型分析,发现Wt-5与拟南芥野生型Col-0相比,在低钙培养基(含有0μM CaCl2、20μM CaCl2)中具有根短、叶小而且黄的表型,而在CK培养基(含有1mM CaCl2)中表型无明显差异。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的方法测定自然变异种Wt-5体内的总钙含量,发现生长在CK培养液中的Wt-5和野生型Col-0相比,体内总钙含量低于Col-0;当给予低钙处理后,发现在叶片(大叶或小叶)中,Wt-5体内的总钙含量仍低于Col-0。
  我们将Wt-5与生态型Ler进行杂交,得到F1和F2代植株,经分析显示Wt-5为单基因隐性突变体。再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突变位点粗定位至拟南芥2号染色体18.14M-19.5Mbp范围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