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主要社会问题研究
【6h】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主要社会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说

四、研究方法

五、史料评介

第一章 近代察哈尔地区的移民垦殖与社会结构变动

第一节 察哈尔地区的历史沿革

一、远古至唐代的察哈尔地区

二、辽金时期的察哈尔地区

三、蒙元、北元与明朝对峙时期的察哈尔地区

四、清代的察哈尔地区

第二节 察哈尔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察哈尔地区的地形

二、察哈尔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察哈尔地区的河流分布

第三节 近代察哈尔地区的移民垦殖

一、清代察哈尔地区的移民垦殖

二、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的移民垦殖

第四节 清末民初察哈尔地区社会结构的变动

一、生态环境的变动

二、民族格局与人口结构的变动

三、社会秩序的震荡与民间信仰的交叉

第二章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土匪问题研究

第一节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土匪概况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匪患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匪患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匪患

第二节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匪患的特点与影响

一、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匪患的特点

二、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匪患的影响

第三节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匪患成因与治理

一、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匪患的成因

二、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匪患的治理

第四节 察哈尔地区土匪的覆灭

一、抗战后至解放初期察哈尔的匪患

二、察哈尔地区剿匪的发展阶段

三、察哈尔地区剿匪经验总结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灾荒研究

第一节 察哈尔地区的自然灾害

一、灾况概述

二、水灾

三、旱灾

四、雹灾

五、其他灾害

第二节 灾荒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第三节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灾荒的影响

一、灾荒打击下的灾民

二、灾荒对察哈尔农村经济的影响

三、灾荒引起的社会冲突

第四节 灾荒的社会应对及其成效

一、民国时期历届政府的荒政

二、民国时期社会救济团体对察哈尔灾荒的救治活动

三、民国时期的报纸媒体与察哈尔地区灾荒救济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会道门研究

第一节 察哈尔地区会道门勃兴的原因

一、社会政治因素

二、自然灾害因素

三、思想文化因素

第二节 察哈尔地区主要会道门

一、一贯道

二、九富道

三、先天道

四、黄天教

五、明宗会

六、理门

七、红枪会

第三节 察哈尔地区主要会道门的分布

一、察北主要会道门分布情况

二、察南主要会道门分布情况

第四节 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对会道门的政策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会道门政策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会道门政策

三、晋察冀边区的会道门政策

第五节 全面取缔会道门

一、建国前后会道门在察哈尔地区的破坏活动

二、察哈尔地区取缔会道门运动的开展

三、察哈尔地区取缔会道门的经验总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问题一直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重心。本论文选择察哈尔地区为研究区域范围,以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土匪、灾荒和会道门问题为研究对象,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深入挖掘、辨析和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整合历史学、越轨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以区域社会史为视角,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对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土匪、灾荒和会道门问题展开典型性研究,全面扫描其概况,深入探讨其产生背景和发生规律,细致分析其社会影响与历届政府的应对与治理,并从中得出有说服力和借鉴价值的结论。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从选题意义、学术史回顾、概念界说、研究方法、史料评介等方面勾勒了本论文的框架。
  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近代察哈尔地区的移民垦殖与社会结构变动进行了概述和探讨。察哈尔地区是察哈尔蒙古的游牧地,也是汉族移民最早进入的地区之一。清康熙至民国初期,河北、山东、山西等内地省份大量民人在灾荒、战乱与贫困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持续涌入察哈尔地区开垦土地,兴业置产。近代的大规模移民垦殖是察哈尔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变量,引发了该地区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动。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为社会问题的孕育触发埋下了隐患。
  第二章研究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的土匪问题。匪患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察哈尔地区匪患贯穿民国历史始终。社会政治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和察哈尔地区的移民社会特性等共同促成了土匪的蜂起。察哈尔地区的匪患带有兵灾严重、兵匪不分和邻省土匪苛扰严重的明显特点,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迟滞了察哈尔社会经济发展,加深了乡村社会的贫困化,摧残着民众的心灵,加剧了社会失序。面对猖獗的匪患,民国时期历届政府主要采取剿抚兼施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八路军从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大局出发,对土匪采取争取、收编等策略,对甘为汉奸、向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猖狂进攻的土匪则坚决打击和消灭。察哈尔地区民众被迫组织和参加民团、商团、联庄会、红枪会等自卫组织,察哈尔地区的天主教士也对土匪问题的治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国前后,在中共中央、华北局的领导下,察哈尔省委和政府坚持“军事清剿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经过七年艰苦卓绝的剿匪斗争,将察哈尔地区匪患彻底根除。
  第三章探讨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的灾荒问题。作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灾荒呈现出了灾害频次高、灾害种类多、续发性突出等特点。在诸多自然灾害中,以旱灾、水灾和雹灾最为严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研究显示,民国时期的察哈尔地区灾荒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合力促成的结果。严重的灾荒导致大量灾民或被推向死亡的深渊,或被迫离村逃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从而将察哈尔地区农村经济推向新一轮的凋敝和衰退,进一步加深农村的贫困,加剧了社会动荡。频仍的灾荒也使得民众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急剧增多。荒政方面,北京政府主要以治标为主,南京国民政府则转向标本兼治,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科学的利用,并且积极推进新型农赈。以中国红十字会、华洋义赈会和世界红卍字会为代表的社会救济团体对察哈尔地区灾荒展开了积极的救济,做出了重要贡献。《申报》与天津《大公报》直面华北大灾荒,积极承担媒体社会责任,对察哈尔等地区灾荒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持续报道,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动员作用,有力推动了救灾工作的展开,为赈济灾荒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强烈的民生关怀意识与媒体社会责任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政府面对灾荒,一方面动员各方面力量赈济受灾民众,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灾区民众开展生产自救、“保苗”、“保田”等等运动,积极兴修水利工程;一方面要拿起武器与国内外各种敌人进行斗争,另一方面还要拿起农具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搏斗,度过灾荒。
  第四章探究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会道门问题。民初以降,秘密教门蜕变为会道门。察哈尔地区会道门的发展,是社会政治、自然灾害和心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未能制定完备的治理会道门的政策和法律,使得会道门作为社会问题越发严重。在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当中,察哈尔地区会道门一度发展至数十万信众,数十种会、道、教、社遍及察哈尔地区中心城镇和偏远乡村。以一贯道为代表的会道门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不但以各种名目大肆敛财,在实际中更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投机性,积极攀附日伪等反动势力,在民国后期更加趋向反动。建国前后,察哈尔地区会道门仇视新政权,制造各种谣言,甚至向基层人民政权和党组织渗透,破坏社会秩序,阻碍社会的进步,反动性质暴露无遗。
  鉴于会道门的反社会性,建国前后,在中共中央、华北局的领导下,察哈尔地区开展了取缔会道门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以“运动式”治理途径解决会道门问题,取得了较为彻底的胜利,察哈尔地区会道门基本肃清。党的坚强领导是察哈尔地区取缔会道门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正确的策略是察哈尔地区取缔会道门运动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依靠和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和政策。这些都是察哈尔地区取缔会道门运动所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经验。
  结语总结全文,申明作者的观点、启示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