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收受礼金行为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6h】

收受礼金行为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收受礼金行为的背景与现状

1、礼金的概念

2、收受礼金的传统

(二)传统人情社会与礼金往来

2、“报”文化对礼金往来的解释

1、礼金往来的变异

2、反腐败的需要

二、收受礼金行为在定性上的分歧与争议

1.送受礼金行为是腐败的助推器

2.收受礼金行为本质上构成犯罪

(二)收受礼金行为非罪论

1.礼金单独入罪是对刑法稳定性和权威性的破坏

2.司法实践或违背罪刑均衡原则

2.保持刑法谦抑性—部分收受礼金行为可不用刑法评价

三、收受礼金行为刑法规制的实践问题

(二)违纪的“收受礼金”行为

(三)应受刑罚处罚的“收受礼金”行为

1.构成受贿罪的“收受礼金”行为

2.可纳入其他犯罪规制的“收受礼金”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国家层面对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的关键阶段,法律实务界、理论界包括民间对反腐败的关心和关注热度未见消退。而随着反腐走向纵深,老虎苍蝇们行受贿的形式层出不穷。而“收受礼金”行为似乎成了这些犯罪分子常用的敛财手段。作为传统的人情社会,我国素来讲究礼尚往来。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收受礼金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情往来,而明显发生了变异,有些收受礼金行为呈现出犯罪的特征。在《刑法修正案(九)》出台之前,新设“收受礼金罪”的呼声就不绝于耳,且这一罪名一度入选了刑九的草案之中。虽然最终未能成行,但如何规制收受礼金行为已然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点。本文将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三个部分分别阐述“收受礼金”行为的背景与现状:从传统人情往来到礼金往来的变异;目前学界对“收受礼金”行为的定性与分歧;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真实案例来阐明在实践中如何规制“收受礼金”行为。争取在现有的法律体系框架内,准确的评价“收受礼金”行为。

著录项

  • 作者

    郑明义;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大学;
  • 学科 法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龙长海;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刑法;
  • 关键词

    刑法规制; 收受礼金; 法律解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