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北地区玉米上发生的真菌多样性研究
【6h】

东北地区玉米上发生的真菌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第1章玉米上发生的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第2章东北地区玉米上发生的真菌多样性研究

2.1材料与方法

2.2真菌分类标准的讨论

2.3结果与讨论

2.3.1接合菌门Zygomycota

2.3.2子囊菌门Ascomycota

2.3.3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 1

2.3.3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 2

2.3.3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 3

第3章东北地区玉米上真菌类群多样性及种类分布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东北地区玉米上发生的真菌多样性研究摘要研究生:高晓梅导师:吕国忠玉米是我国继水稻和小麦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玉米在生长发育以及贮藏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病害,对玉米生产和贮藏构成了很大威胁。玉米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生产。种子可携带多种真菌,影响种子发芽率和芽势,引起种子变色腐烂,甚至引起多种苗期病害。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真菌的侵染可以引起多种病害,严重威胁玉米产量和品质。为此,作者对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上栽培的玉米上发生的真菌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研究,以便为控制玉米病害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在东北地区广泛采集玉米种子、秧苗、茎秆、穗部等样品,采用多种分离方法分离和培养真菌,将分离获得的真菌进行形态鉴定。通过系统研究,明确玉米从种子开始到收获为止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真菌多样性发生规律,明确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产上发生的真菌种类,为玉米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从东北三省各地玉米种植区采集样品共480份,涉及的地区有大连、瓦房店、庄河、海城、沈阳、抚顺、铁岭、台安、喀左、兴城、丹东,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伊春、五常、松原,吉林、长春、舒兰、公主岭、四平、延吉等25个地区。在每个地区采集玉米种子、秧苗、茎秆、穗部样品,对采集的样品采用滤纸保湿培养法或分离培养检验法分离,获得近千个菌株,共鉴定出38属72种真菌,其中接合菌4属6种、子囊菌5属9种、有丝分裂孢子真菌29属57种。在鉴定的72种真菌中,未定种2个,中国新记录属2个,新记录种5个。本文对每种真菌均作了形态描述,附有显微照片,对某些相似属、种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与讨论。另外,本文对玉米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发生的真菌种群动态进行了讨论。 研究发现的2个中国新记录属为加氏菌属Gabarnaudia和球壳属Sphaerodes;中国新记录种5个(包括2个中国新记录属的种):金色毛壳Cheatomiumaureum、甜菜加氏菌Gabarnaudiabetea、圆顶加氏菌Gabarnaudiatholispora、粪生球壳Sphaerodesfimicola、哈氏霉Harziaacremoniala。 未定种2个: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sp.、瓶霉属Phialophoras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