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花斑癣皮损处马拉色菌的分离鉴定与皮肤色素改变的研究
【6h】

花斑癣皮损处马拉色菌的分离鉴定与皮肤色素改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语

1.前 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 论

5.结 论

本研究新见解

参考文献

致 谢

综 述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前言 花斑癣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夏季易发病,致病菌为马拉色菌,此菌也可在正常皮肤上分离到.发病时和病愈后皮损处常表现为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治愈后色素改变常需数月甚至数年后才能恢复正常.新的真菌分类认为花斑癣致病菌为马拉色菌属,而通过生理学试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等的研究马拉色菌可分为七个种,一个种为非嗜脂性、六个种为嗜脂性.该研究依据马拉色菌属新的分类原则分离鉴定了花斑癣患者皮损处,以及背部、上臂正常皮肤的马拉色菌菌种,确定了花斑癣的主要致病菌种并对花斑癣皮损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是否为不同的马拉色菌菌种所致进行了探讨.材料和方法1.于2002年7月~2002年10月期间收集浙江地区花斑癣患者共108例.纳入标准:临床有典型花斑癣皮损表现,如围绕毛孔的圆点状至指甲盖大小斑疹,边缘清楚,表面常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皮疹颜色从灰白、棕色至褐色不等.真菌直接镜检阳性.排除标准:最近一个月内口服或外用过抗真菌药物的患者.2.采用刮屑法取镜检阳性的皮损包括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部位鳞屑在Leeming和Notman培养基上做马拉色菌培养.培养7~14天后经50%派克墨水染色镜下确定为马拉色菌后在90mm的平板上(同种培养基)划线分离单菌落,取单菌落于同种培养基斜面上增菌保存.3.鉴定方法采用Guillot和熊琳报道的对该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包括过氧化氢酶试验、分解七叶苷试验、吐温试验、PEG-35蓖麻油(Cremophor EL)试验,以及形态学鉴定等综合鉴定.结论 浙江地区花斑癣的皮损致病菌种以球形和合轴马拉色菌为主,皮损表现为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与马拉色菌菌种和病程长短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