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粘蛋白2、5A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
【6h】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粘蛋白2、5A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 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组织中粘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致 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粘蛋白2、5A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前言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相当高,但目前尚未发现高度特异和高度敏感的胃癌标志物。粘蛋白(Mucin,MUC)是胃粘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粘蛋白出现异常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家族参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与肿瘤的扩散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观察了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MUC2、MUC5AC、VEGF-C的表达,分析其与作为胃癌Ⅰ类致病原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其与胃癌的关系,同时为临床判定肿瘤转移、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中国医科大学胃癌病理室的术后胃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50例(癌旁组织经病理证实不存在癌细胞)。HE染色后由病理学医师对组织学类型进行诊断。50例均为进展期胃癌,其中,中高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23例,未分化癌3例,印戒细胞癌3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5-80岁,平均58岁。有淋巴结转移标本31例,无淋巴结转移标本19例。 主要试剂:鼠抗人MUC2、MUC5AC单克隆抗体;兔抗人VEGF-C多克隆抗体;兔抗人H.pylori抗体;即用型免疫组织化学超敏UltraSensitiveTMSP试剂盒。 主要仪器:Olympus光学显微镜,低温冰箱 实验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2、MUC5AC和VEGF-C的表达和H.pylori感染。 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包,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一、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2、MUC5AC、VEGF-C的表达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2阳性率分别为60%、58%,两组间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5AC阳性率分别为42%、90%,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胃癌和癌旁组织中VEGF-C的阳性率分别为72%和46%,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 二、MUC2、MUC5AC、VEGF-C表达和H.pylori感染的关系50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有28例出现H.pylori感染,阳性率为56%。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和MUC2的表达无关(P>0.05)。在28例有H.py-lori感染的癌旁粘膜中有20例出现MUC2的表达(71.43%),22例无H.pylori感染的癌旁粘膜中有9例出现MUC2的表达(40.90%),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胃癌和癌旁组织中H.pylori感染和MUC5AC、VEGF-C的表达无关(P>0.05)。 三、胃癌组织中MUC2、MUC5AC、VEGF-C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在3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为26例(83.87%),在无淋巴结转移的19例胃癌粘膜中,VEGF-C的阳性表达为10例(52.63%),VEGF-C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MUC2、MUC5AC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四、胃癌组织中MUC2、MUC5AC、VEGF-C的表达和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 在21例中高分化胃癌中,MUC2的阳性表达为17例(80.95%),在29例低分化、未分化和印戒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为13例(44.83%),MUC2的阳性表达和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MUC5AC、VEGF-C的阳性表达和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 讨论:粘蛋白由各种上皮细胞分泌,能在粘膜上皮形成一层胶质凝胶,对粘膜起保护润滑作用。胃上皮细胞分泌的粘蛋白是胃粘液的主要成分,除了有保护润滑作用以外,还参与粘膜上皮的更新分化、维持上皮的完整性。正常胃粘膜中上1/3层内均有MUC5AC的表达,肠粘膜表达MUC2,胃粘膜不表达MUC2;肠化生组织中MUC5AC表达下降,MUC2表达增强;胃癌组织中MUC5AC表达仍有下降,MUC2表达阳性,但其阳性表达低于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因子,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VEGF-C是其家族中的一员,还能介导淋巴管的生长。进展期胃癌中VEGF-C与淋巴侵袭、静脉侵袭、肿瘤侵袭模式有紧密联系。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病原,实验室研究证实,H.pylori能直接诱发动物发生胃癌。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2、MUC5AC、VEGF-C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淋巴结转移和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MUC5AC在胃癌中表达减少,与癌旁粘膜的表达相差显著;在正常胃粘膜中不表达的MUC2在胃癌中表达明显增强,而且其表达在中高分化胃癌中明显高于在低、中分化胃癌中的表达;VEGF-C在有淋巴结转移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无淋巴结转移胃癌中的表达,提示这三者适于用做胃癌的肿瘤标记物。本研究还发现,本研究中还发现,H.pylori感染能引起癌旁粘膜中MUC2表达异常,但不影响胃癌组织中MUC2、MUC5AC的表达。 结论:1.MUC5AC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少;MUC2的阳性表达和胃癌分化程度相关;VEGF-C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粘蛋白2、5AC、VEGF-C可用作胃癌的肿瘤标记物。 2.H.pylori感染影响癌旁粘膜中MUC2的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