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蹄内翻足模型胎鼠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学及相关基因分析
【6h】

马蹄内翻足模型胎鼠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学及相关基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 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 述 小RNA的研究现状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 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talipesequinovarus,CTEV;congenitalclubfoot,CCF)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严重影响足功能的先天畸形,发病率约为0.064~0.8%,男女之比约为2.0~2.5∶1,在活产胎儿中发生率约为1‰,双侧同时发病占50%,右足多于左足。主要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踝跖屈、跟骨内翻以及继发性胫骨远端内旋。畸形不影响患儿生存和生育,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学说,如:神经肌肉病变,血管发育异常,骨骼发育异常,软组织异常,遗传基因学说以及宫内发育阻滞学说等。部分学者在某一领域达成共识,如:神经肌肉病变学说,但尚无定论。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马蹄内翻足发病主要原因之一。 蛋白质广泛参与细胞的功能及调节,蛋白质组决定细胞乃至组织和器官的表型。不论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急慢性疾病状态,表型都是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组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核心在于大规模地对蛋白质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某物种、个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性质(包括表达水平、结构、翻译后修饰、细胞内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的研究,对蛋白质所执行的生理性、病理性生命活动做出最精细、最准确、最本质的阐述。表达蛋白质组学是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模式。该策略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建立蛋白质组图谱、用专业图像扫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通过质谱及蛋白质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进行蛋白质的鉴定与分析。 本实验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诱导大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双向电泳的方法对脊髓组织蛋白质组进行分离,通过软件分析和质谱-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疾病相关蛋白质,通过该蛋白质进一步寻找马蹄内翻足疾病相关基因。 前期通过对胎鼠胫骨后肌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的实验分析,发现慢骨骼肌肌钙蛋白T(slowskeletalmuscletroponinT,sTnT;troponinT,slowskele-talmuscle,TnTs)在模型胎鼠中未见表达,本实验采用RT-PCR方法,进一步分析该蛋白的编码基因—Tnnt1—与马蹄内翻足疾病发生的关系。 方法1.建立马蹄内翻足大鼠胚胎模型 1.1将孕10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按135mg/kg体重用灌胃法给予实验组大鼠ATRA,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矿物油。 1.2孕21d剖腹取出胚胎,分离脊髓、踝部骨骼(下肢踝关节上2mm至足正中,去除肌肉、皮肤组织)及踝部肌肉(下肢踝关节上2mm至足正中,去除骨骼、皮肤组织)。 2.模型胎鼠与对照胎鼠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2.1提取胎鼠脊髓组织的总蛋白质,Bradford法进行蛋白定量。 2.2等电聚焦使用PROTEANIEF等电聚焦仪。聚焦后的胶条经两步平衡后进行SDS-PAGE电泳,染色、扫描后用PDQuest7.1.0进行图像分析,寻找差异蛋白点。 2.3切取差异点并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3.Tnnt1在模型胎鼠和对照胎鼠中表达情况分析 3.1用TRIzol试剂分别提取模型胎鼠和对照胎鼠的脊髓、踝部骨骼和踝部肌肉的总mRNA。 3.2用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Tnnt1与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相关性。 结果1.成功重复构建了马蹄内翻足样畸形大鼠模型 孕21d剖检共获取胎鼠344只,其中对照组112只,实验组232只。对照组CCF样畸形发生率为零;实验组CCF样畸形发生率为80.98%,其中单纯CCF发生率达29.27%。 2.模型胎鼠和对照胎鼠脊髓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分析结果 使用宽pH(pH3-10)胶条和窄pH(pH5-8)胶条所获图谱均显示多数蛋白质点匹配良好。在两种图谱中:模型胎鼠中分别有13~15和8~10个蛋白点明显上调,15~17和10~12个蛋白点明显下调,有9~11和11~13个蛋白点仅在对照胎鼠中表达,7~9和10~13个蛋白点仅在模型胎鼠中表达。 3.模型胎鼠和对照胎鼠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分析结果 选取界限清楚、重复性好的6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6个点的质谱结果均为阳性。经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检索后,检索结果阴性者1个,检索结果阳性者5个(其中2个点的数据库查询结果一致),初步鉴定的结果分别为:烯醇酶(仅表达于对照胎鼠)、ATP合酶F1复合体组装因子2(仅表达于模型胎鼠)、微管蛋白β链(模型胎鼠下调5倍以上)和载脂蛋白A-Ⅰ(模型胎鼠上调5倍以上)。 4.Tnnt1基因在马蹄内翻足模型胎鼠中的表达 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70.0%(21/30)的马蹄内翻足模型胎鼠踝部骨骼和76.7%(23/30)的踝部肌肉组织中Tnnt1表达下调,在脊髓组织中基本无表达。 结论1.首次应用双向电泳技术获得了重复性好的孕21d胎鼠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 2.首次分析了马蹄内翻足模型胎鼠与对照胎鼠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差异,模型胎鼠的烯醇酶没有表达,微管蛋白表达下调,载脂蛋白表达上调,而ATP合酶F1复合体组装因子2仅在模型胎鼠中表达。 3.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Tnnt1表达下调可能是马蹄内翻足发生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 作者

    纪虹;

  •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学科 遗传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开来;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2.16;
  •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质谱; RT-PCR;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