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鼠肾小体发生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6h】

小鼠肾小体发生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小鼠肾小体发生发育的体视学研究

前 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细胞形态学变化

前 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

前 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综述 肾小体的发生与发育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肾小体的发生与发育、肾小体数目的改变、肾小体各组成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研究小鼠肾小体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肾小体体积增长曲线、各种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探讨增殖与凋亡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小鼠肾小体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中国昆明小白鼠(锦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3:1同窝饲养,以观察到雌鼠阴道栓脱落的最早时间计为胚龄0天(E0d)。孕鼠分笼饲养2周后,每日早8时、晚5时观察生产情况,以观察到仔鼠出生的最早时间计为生后0天(N0d)。选取胚龄10天、12天、14天、16天、18天的胎鼠和生后1天、3天、7天、10天、14天、21天、40天的仔鼠肾脏,采用Fractionator方法,以0.825mm间距排刀横向截切全肾呈薄片状,10%甲醛溶液固定48小时后,微量排水法测肾脏体积。应用光镜技术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不同胚龄和生后日龄的发育不同阶段的小鼠肾小体进行系统观察和体视学测量;应用组织培养、后肾移植和光镜、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的肾小体各组成成分的形态学变化进行系统观察;应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结合光镜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肾小体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小鼠肾小体发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五期),即逗号小体阶段(Ⅰ期)、S小体阶段(Ⅱ期)、毛细血管袢阶段(Ⅲ期)、较成熟的肾小体阶段(Ⅳ期和Ⅴ期)。胚龄14天生肾区出现,即在输尿管芽分支周围出现了小泡体、逗号小体、S小体。生后7天生肾区消失。胚龄16天,Ⅲ、Ⅳ期肾小体出现,其体积从胚龄16天到生后40天大约增大70倍。肾小体数目从胚龄16天到生后7天逐渐增多,其增长速度以生后3天到生后7天为最大,生后7天以后肾小体数目不再增加,基本保持恒定。 胚龄13天后肾尚未出现肾小体时经组织培养5天,或移植到受鼠5天后出现了成熟的肾小体的结构;连续切片观察未发现来自受体血管侵入埋植的后肾组织中。电镜下观察表明:上皮基膜先于内皮基膜出现,最后两层膜融合为一层。早期(Ⅰ、Ⅱ期)内皮细胞无核部分是连续的,无小孔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小孔结构逐渐增多。早期足细胞的形状为高立方形,基部伸出小突起并穿过基膜与内皮细胞紧贴。随着肾小体的发育(Ⅲ期),足细胞形状较前低平,呈立方状,早期足突开始形成。少量原始宽大的足突属于初级足突,随后分化成窄小的次级足突,并且相互形成了指状交叉,出现大量发育成熟的足突和由单层膜覆盖的裂孔。在早期血管球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可出现两种类型,即明型和暗型。 PCNA免疫细胞化学显示:逗号小体、S小体期所有细胞显示PCNA强阳性反应,Ⅲ、Ⅳ期肾小体阳性细胞逐渐减少,Ⅴ期肾小体PCNA阳性细胞少见。TUNEL阳性细胞多出现在生前,主要在Ⅲ、Ⅳ期肾小体表达,而此时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电子显微镜技术揭示:早期肾小体所有细胞核分裂相机率均高,Ⅲ期肾小体中的内皮细胞、足细胞核分裂相机率高,Ⅳ期肾小体中只见到内皮细胞核分裂相,Ⅴ期肾小体中所有细胞核分裂相少见。电镜下所见的细胞凋亡多在Ⅲ、Ⅳ期肾小体,其中以内皮细胞、肾小囊壁层细胞凋亡居多。 结论:小鼠肾小体于胚龄14天发生,生后7天数目恒定,生后40天达到成年水平。 血管球来源于内源性后肾细胞;发育过程中上皮和内皮形状逐渐低平,内皮孔逐渐增多。随着足细胞底部突起的出现和相互间的指状交叉,足细胞分化出足突和裂孔膜。上皮基膜先于内皮基膜出现,然后两层膜融合为一层永久性基膜。在血管球发育过程中足细胞与内皮细胞有结构上的接触,发育中的足细胞有明型和暗型两种类型。 早期肾小体细胞增殖处于高水平状态,随着肾小体逐渐成熟,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减弱;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伴行在肾小体中、后期成熟过程中,其中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行为相伴行,这种伴行与毛细血管袢的成熟有关,足细胞凋亡行为低于增殖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