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核受体MR、GR表达变化的研究
【6h】

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核受体MR、GR表达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

2、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

3、图像分析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杏仁核的研究进展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于灾害、战争、恐怖事件、交通意外、虐待等引起的巨大痛苦或受惊吓、遭受悲剧导致的精神、身心症状的持续状态或焦虑综合征。随着战争、社会暴力、重大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等意外的增多,PTSD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现今PTSD以其发病率高、病程长、难以治愈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而备受关注。 临床研究发现,PTSD患者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GC)异常低下。皮质酮主要通过作用于MR(盐皮质激素受体)和GR(糖皮质激素受体)这两种核受体发挥基因转录调节作用。杏仁核是GC的靶点,杏仁中央核(CeA)和皮质内侧核群(MeA)都有MR和GR的表达,MR的表达明显弱于GR。MR和GR的存在提示CeA和MeA与能够对GC的基础和应激水平进行调节。这种调节作用与海马及前额皮质这些反馈抑制区的作用有实质上的区别。目前认为杏仁核上的GR对应激调节发挥正反馈的作用。为此,研究PTSD样大鼠CeA的MR和GR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重150--180g(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室条件饲养,随机分为四组,即无连续单一应激(SPS)刺激的对照组及SPS刺激后静养24h、7d和14d组,其中SPS刺激后7d组为PTSD样大鼠组。 2、PTSD样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2005年日本文部省召开的国际PTSD科学会议确定的关于PTSD样大鼠模型-SPS刺激后无干扰喂养7天的方法。SPS刺激是指将大鼠连续进行下述步骤处理:禁锢2h;强迫性游水20min(水深40cm,水温25℃);休息15分钟后乙谜麻醉至意识丧失。 3、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eA的MR和GR的表达分别取正常及经过SPS刺激后24h、7d、14d各组大鼠依次麻醉后灌流固定取脑,续固定后浸于Holt’s液至沉下。制作14μm厚冰冻切片,进行MR、GR的免疫组化SABC法,然后光学显微镜(OLYMPUS,BX60,Japan)下观察、摄片,并做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 4、Western Blotting检测CeA的MR和GR的表达分别取对照组及SPS刺激后24h、7d、14d各组大鼠的新鲜CeA组织,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CeA的MR和GR的表达,并做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 结论: 1、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核受体MR、GR表达变化及MR/GRLg值失衡,可能是致HPA轴调节紊乱,从而引发PTSD相关症状的重要因素。 2、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的神经元突起增长、增多,提供了杏仁中央核与PTSD恐怖增强相关的形态学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