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Tei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6h】

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Tei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Tei指数及组织多普勒在心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心肌运动在评价心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最常用的评价室壁运动的无创技术是二维超声(2DE),但它有明显的经验依赖性和主观性,且缺乏量化指标。较新发展的组织多普勒显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技术通过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速低振幅血流信号,保留低速高振幅的心肌频移信号。其中,脉冲组织多普勒(PW—DTI)以其对心肌运动速度的准确量化和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在心功能评价方面占重要地位。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和舒张由心内膜下心肌纤维的运动引起,可客观反映心脏整体舒张和收缩的程度。根据心肌纤维的排列特点,长轴方向上二尖瓣环的运动代表心脏基底部运动,并很容易在心尖长轴切面检测到。因PW—DTI的技术优势和二尖瓣环的解剖和运动特点,学者们利用PW—DTI技术探测二尖瓣环长轴方向的运动速度以评价心功能,并取得了肯定的研究进展。目前,测量Tei指数大多采用传统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的方法,其血流时间间期的测量不在同一个心动周期内,而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测定Tei指数能克服传统方法的这一缺点。且TDI获得的Tei指数不受心率、血压及心脏几何形态的影响,测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强,因此TDI所测得Tei指数是评价整体心脏功能非常有用的参数。 目的: 一系列的动物实验、病理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的存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易发心衰和心衰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PW—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Tei指数以评价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2)患者的左室功能,旨在探讨其在检测早期糖尿病心脏病变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美国GE system Five心脏超声检测仪,选择无临床症状、血压正常、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伴和不伴并发症各3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及心尖二腔心切面,采用PW—DTI分别测量侧壁、后室间隔、前壁、下壁二尖瓣4个位点的收缩期运动速度(S 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峰值及Ea/Aa比值及TDI-Tei指数。采用MPWD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计算平均E/A比值;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1组Ea、Ea/Aa值减低(P<0.01);左室前壁及后室间隔Sa值减低;b值减低;DT延长(P均<0.05);Tei值增高(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2、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2组Ea、Ea/Aa值减低,左室四个壁Sa值均明显减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Tei值增高、b值减低;E、E/A值减低,DT及IVRT均延长(P均<0.0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3、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1、2两组EF值均无显著性变化。 4、PW—DTI与MPWD对DM组LVDD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分别为93.33%、71.67%。 结论: TDI及所测Tei指数可以早期综合评价DM患者的左心功能,而且具有简便、客观、无创、患者易于接受及重复性好等优点,从而为临床综合评价DM患者左心功能提供了准确、客观的诊断指标,也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