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口外弓与J型钩增强磨牙支抗效果的对比性研究
【6h】

口外弓与J型钩增强磨牙支抗效果的对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中文结构式摘要

英文结构式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固定矫治中口外支抗装置增强磨牙支抗效果的临床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临床上,无论是采用方丝弓还是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其矫治过程中磨牙支抗的控制,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在所有增强磨牙支抗的方法中,口外支抗是比较有效的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对比分析两种口外支抗装置一口外弓与J型钩在固定矫治对称拔牙病例中对支抗磨牙控制效果的差异;(2)对比分析口外弓与J型钩戴用时间长短的差异及戴用时间与磨牙支抗稳定性的关系;(3)评价增强磨牙支抗时两种装置的优劣,以便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 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已经结束矫治的患者中选取戴用口外弓、J型钩患者各10例,其中口外弓组男3例、女7例,年龄从15岁至24岁,平均18.2岁;J型钩组男l例、女9例,年龄从16岁至25岁,平均18.6岁。分析每个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连接ANS、PNS两点形成的腭平面作为X轴(PP平面),过翼上颌裂Ptm点向PP平面做垂线作为Y轴(PV平面)。测量每位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U6.PV距(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点至PV平面的距离)、U6-PP距(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点至PP平面的距离)、U6-PP角(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点与近中颊根尖点的连线与PP平面的交角)。计算矫治前后U6-PV距、U6-PP距、U6-PP角的变化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一恒磨牙矢状方向、垂直方向和倾斜角度的变化是否有差异,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每位患者戴用口外支抗装置的时间,比较两组戴用时间的长短是否有差异,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对两组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前移量与戴用时间的相关程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口外弓组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的位移量为1.86+1.20mm,J型钩组为2.67+2.00mm。J型钩组的磨牙前移量的平均值要略大于口外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垂直方向上,口外弓组与J型钩组磨牙分别伸长了1.97 mm和1.40mm,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两组支抗磨牙在治疗前后倾斜角度变化均不明显,分别增加了0.53。和0.24。,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口外弓组戴用时间平均为24.2+3.19个月,J型钩组为11.00±3.87个月,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前移量与戴用时间呈负的相关关系,口外弓组:r=-0.826,P<0.01,J型钩组:r=-0.868,P<0.05。 结论: 1、口外弓组上颌第一磨牙在矢状方向的前移量较J型钩组略小、垂直方向的位移量和倾斜角度变化均较J型钩组略大,但总体上两组支抗磨牙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口外弓和J型钩对支抗磨牙的控制效果相似。 2、口外弓组的戴用时间要长于J型钩组。口外弓组与J型钩组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前移量与戴用时间呈负的相关关系,说明戴用时间越长,支抗磨牙矢状向前移量越少。 3、在两组对支抗磨牙的控制效果相似的前提下,J型钩的戴用时间较短,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因此,在临床上建议患者戴用J型钩来增强磨牙支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