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畸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评价
【6h】

正畸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良好的支抗是正畸治疗的基础,也是保证正畸治疗质量的关键,它是取得高质量的正畸治疗效果的保证,因此支抗的稳定性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在传统的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支抗控制手段有口外弓、横腭杆、Nance弓、唇挡、舌弓等。传统方法很难提供绝对稳定的支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配合,从而影响疗效。由于这些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口腔正畸科医生们希望通过种植体的运用来获得理想的支抗。种植体支抗的出现满足了正畸医生对稳定支抗的需求,同时极大改善了部分疑难病例的矫治效果。
   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研究的主题,是生物材料能否进入临床研究的关键环节。生物相容性包括两大原则,一是生物安全性原则,二是生物功能学原则(或称为机体功能的促进作用)。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对于研究新材料和缩短研究周期起着重要的作用。MTT比色法是经典的评价材料细胞毒性的体外实验方法,也是一种成熟、简单的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长期以来,钛合金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理想种植体材料,钛合金种植体也被广泛用于临床。医用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且易加工,价格低廉,在生物医用材料中,也同样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不锈钢种植体的出现,增加了种植体的可选择性。但目前对钛合金种植体与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进行对比的研究较少被提及。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培养法检测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初步评价不锈钢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并与临床常用的钛合金种植体作比较,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
   实验方法:
   选择人成骨样细胞系MG-63作为实验对象,制备8×104/m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细胞贴壁后进行同步化处理24 h,分别以不锈钢种植体、钛合金种植体浸提液及6.4%苯酚替换原培养基,常规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培养24和48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通过MTT试验得出细胞在培养24和48 h的光密度值和细胞相对增值率,评价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并与临床上常使用的钛合金种植体相比较。
   实验结果:
   钛合金种植体组的OD值高于不锈钢种植体组,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种种植体组的细胞均生长旺盛,形态正常,钛合金种植体组的细胞相对增值率高于不锈钢种植体组,但两者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级。
   结论:
   不锈钢种植体与钛合金种植体的细胞毒性无统计学差异,符合口腔正畸材料的临床应用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