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树莓杂交育种技术及杂交后代无刺倾向遗传变异的研究
【6h】

树莓杂交育种技术及杂交后代无刺倾向遗传变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1物候期观察

1.2.2采集方法和散粉时间试验

1.2.3授粉方式与坐果调查

1.2.4化学药剂处理种子

1.2.5杂交后代刺性状调查

2结果与分析

2.1树莓不同品种物候期的观察

2.2树莓花粉采集方法、散粉时间对花粉生活力和花粉量的影响

2.2.1不同培养基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2.2.2不同悬浮液对花粉分散的影响

2.2.3不同采集方法对花粉生活力和花粉量的影响

2.2.4不同散粉时间对花粉生活力和花粉量的影响

2.2.5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和花粉量的比较

2.3树莓不同品种、不同授粉方式坐果的比较

2.3.1不同品种自花授粉坐果的比较

2.3.2不同品种自然授粉坐果的比较

2.3.3不同品种杂交授粉坐果的比较

2.4化学药剂处理对树莓种子萌发的影响

2.4.1浓硫酸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2次氯酸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3浓硫酸与次氯酸钠混合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4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比较

2.5树莓杂交后代的刺性状调查及其遗传变异

2.5.1树梅杂交组合实生苗数及无刺百比率

2.5.2杂交后代刺性状的调查

2.5.3杂交后代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3 讨论

3.1树莓花粉不同采集方法、散粉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量的影响

3.2不同培养基对树莓花粉萌发的影响

3.3化学药剂处理对树莓种子萌发的影响

3.4树莓不同授粉方式对坐果的影响

3.5树莓杂交后代刺性状遗传倾向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试验调查了树莓不同品种物候期、花粉不同采集方法和散粉时间对花粉生活力和花粉量的影响、不同品种和不同授粉方式对坐果的影响及化学药剂对种子播种萌发的影响,研究了树莓杂交育种主要方法的技术环节,并初步探索了无刺性状的遗传特点,为树莓杂交育种及培育无刺或少刺的树莓品种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 树莓不同品种的物候期有差异,早红开花、果实成熟最早,美国22号则最晚。通常树莓萌芽期在4月下旬,现蕾期在5月中上旬,5月末6月初进入初花期,7月中、下旬进入末花期,花期可以持续1个月以上,7月中旬进入初熟期,8月末采收结束。末花期与初熟期重叠。 树莓采集花粉采用整花散粉法优于花药散粉法,花粉量多、花粉生活力高。无刺红花粉生活力为75.64%、花粉量约为64.00×10<'3>个/朵。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有利于花粉萌发,蔗糖促进花粉萌发的效果好于硼酸。培养基法是测定花粉生活力较好的方法,最适的培养基配方是0.75%琼脂+20%蔗糖+0.02%硼酸。10%葡萄糖溶液是测定花粉量最佳的悬浮剂,能使花粉有效分散便于测量。树莓不同品种间花粉量差异较大,但花粉生活力较相近,培养基法测定生活力约为75%。 树莓自然授粉的坐果率、小核果坐果率分别可达到90.3%~100.0%、64.7%~88.6%,高于自花授粉的21.7%~54.7%、32.7%~54.1%。无刺红为母本杂交授粉,坐果率、小核果坐果率低于无刺红自然授粉,高于无刺红白花授粉。树莓杂交果实的单果重、平均小核果数、种子千粒重倾向于母本。果实单果重与平均小核果数和平均小核果重越重有一定关系,平均小核果数越多,平均小核果重越重,果实单果重越重。种子千粒重与平均小核果重正相关,种子千粒重越重,平均小核果重越重。 树莓种子采用浓硫酸与次氯酸钠混合处理种子,种子萌发效果最好,98%浓硫酸20min+15%次氯酸钠3h处理种子,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可以达到68%,且发芽整齐、萌发时间短。使用次氯酸钠处理种子,种子的萌发时间是最短的,在处理后15d种子开始大量萌发,25%次氯酸钠浸泡种子1d,种子的萌发率可以接近50%,发芽整齐。采用浓硫酸或浓硫酸与次氯酸钙混合处理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增加幅度小,而且萌发不整齐。种子萌发率随硫酸浓度、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随次氯酸钠浓度增加而增加,浸泡天数增加而降低。 以无刺红为父本或母本与美国22号、黄树莓、秋福、澳洲红、早红、富头帝杂交得到实生苗110株,富头帝、美国22号、澳洲红、图拉米、早红自交得到实生苗243株,共得到353株,其中30株为无刺实生苗。图拉米自交后代出现无刺植株最多(21株),澳洲红自交后代出现4株无刺,无刺植株比率最高,达30.46%,美国22号自交后代出现3株无刺,无刺红×富头帝、早红自交后代各出现1株无刺。无刺红杂交时,刺长度、宽度、密度、颜色倾向于亲中值,趋向于高亲本;树莓自交时,刺颜色与亲本接近或深于亲本,刺长度、宽度、密度低于亲本或与亲本接近。杂交后代刺颜色倾向于母本。杂交后代刺颜色、刺长度与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刺颜色为绿色、刺较长时,刺密度较小。树莓杂交后代枝条刺密度分布不同,下部刺密度大、中上部刺密度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