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治疗前后左、右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6h】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治疗前后左、右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治疗前后左、右室收缩功能及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不伴有肺高压的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35.68±16.90岁),于术前1周内、术后1~2周内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及sRT-3DE检查,测量左室方面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标化后的左室17节段达到收缩术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7-SD%)和最大差值(Tmsv17-Dif%)即17节段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17节段达峰时间差(Dispersion End Systole,DISPES)、观察自动生成的心肌节段运动牛眼图(illust ration of the bull eye,IBE)、通过左室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volume-timecurve,VTC),手动获取标化后的左室各壁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右心方面参数,包括右室内径(RVd)、右室面积变化率(FAC)、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计算肺、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分流量Qp-Qs。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NOR组)(男7例,女23例,年龄36.41±15.21岁)。
   结果:
   一、房间隔缺损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ASD组治疗前与NOR组相比:LVEDV、LVESV、LVSV减低(P<0.05),LVEF无明显差异(P>0.05),SDI、DISPES增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VEDV、LVESV、LVSV增加(P<0.05),LVEF无明显差异(P>0.05),SDI、DISPES减低(P<0.05);治疗后与NOR组比较:LVEDV、LVSV、LVESV、LVEF、SDI无明显差异(P>0.05),DISPES增大(P<0.05);SDI与Qp/Qs、Qp-Qs呈正相关(r=0.589,P<0.01;r=0.598,P<0.01):DISPES与Qp/Qs、Qp-Qs呈正相关(r=0.563,P<0.01;r=0.586,P<0.01)。
   二、房间隔缺损患者治疗前、后右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ASD组治疗前与NOR组相比:RVEDV、RVESV、RVSV增大(P<0.05),RVEF减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RVEDV、RVESV、RVSV明显减低(P<0.05),但RvEF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NOR组比较:RVEDV、RVESV增大(P<0.05),RVSV无明显差异(P>0.05),RVEF减低(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ASD治疗前RVEF与Qp/Qs、RVEDV、RVESV、RVSV呈负相关(r=-0.560,r=-0.570,r=-0.688,r=-0.408,all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SD治疗前RVEF仅与RVESV、RVEDV相关,提示RVEDV、RVESV是RVEF的重要影响因素;三维测得的RVEF与FAC相关性良好,r值为0.792(P<0.05)。
   结论:
   ASD患者治疗前左室容量较正常人减低,左室收缩存在不同步,治疗后左室容量较治疗前增加、左室收缩同步性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无显著差异:ASD患者右室容量较正常人增加,右室射血分数减低;治疗后右室容积较治疗前减小,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