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缓激肽诱发胶质瘤细胞内CICR参与血肿瘤屏障开放
【6h】

缓激肽诱发胶质瘤细胞内CICR参与血肿瘤屏障开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略缩语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讨论

结论

论文附图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有研究表明,和大剂量缓激肽开放全脑屏障不同,经颈内动脉灌注小剂量缓激肽(BK)可以选择性地开放肿瘤的血脑屏障而不影响正常脑组织[1],而具体机制尚不太清楚。BK B2受体被认为是缓激肽诱发血脑屏障开放中的关键,小剂量缓激肽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进而选择性引起C6胶质瘤细胞内的钙库释放,即Ca2+内流诱发的Ca2+释放(CICR),可能是小剂量缓激肽可以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原因。为确定胶质瘤细胞内是否存在B2受体、进一步明确小剂量BK的作用靶点细胞;为确定缓激肽刺激人脑胶质瘤细胞是否也存在CICR,以及CICR是否参与小剂量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的过程,我们观察了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内缓激肽B2受体表达水平,分析BK作用后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动态变化,研究小剂量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内在机制,为临床治疗及开放血脑屏障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提取14例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胶质瘤细胞内B2表达水平。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测定并比较脑胶质瘤细胞分别在有无细胞外游离钙离子的条件下,小剂量缓激肽作用后细胞内钙离子升高模式,以及在阻断细胞内钙库释放的情况下,缓激肽刺激所致的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动态变化,并绘制测定时间一荧光强度曲线、分析CICR和血肿瘤屏障开放的关系。
   结果:
   缓激肽B2受体在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细胞内大量表达,且随着病理分级Ⅰ、Ⅱ、Ⅲ级的级别升高表达水平而依次升高;
   在细胞外存在游离钙离子的条件下,胶质瘤细胞在BK刺激后细胞内出现一个宽广的钙离子升高期,高峰后存在明显的平台持续期,二次高峰多见,且钙离子升高持续时间较长(>50s)。而首次BK刺激后,1×10-6 mol/L BK的重复刺激不能产生上述宽广钙离子升高峰表现,细胞内的钙离子在BK刺激10s后形成一个高峰,缺乏明显的高峰后平台期,很少形成二次高峰。
   在细胞外不存在游离钙离子的条件下,1×10-6mol/L缓激肽不能够有效引起细胞内的钙离子升高峰,仅形成形成一个缓慢的升高波,并且幅度相当小,未能形成钙离子升高峰及高峰后持续平台期。采取单一的胶质瘤细胞BK的重复刺激分析,结果显示:凡是在缓激肽触发后存在峰后平台期及二次升高峰的细胞内,均存在延迟于细胞外钙离子内流的钙离子升高峰,延迟时间为5~15s。
   用100μmol/L的尼诺丁(Rynaodine)来阻断内质网上Rynadoine敏感受体介导的细胞内钙库释放后,同样1×10-6 mol/L BK首次刺激后,所有细胞的二次钙峰均未出现,峰值后的平台期消失,钙离子的升高时间也明显缩短。这说明小剂量缓激肽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特别是首次刺激后,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可以选择性的触发胶质瘤细胞内的钙库释放,即Ca2+内流诱发的Ca2+释放(calcium-induced calcium release,CICR)。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小剂量BK选择性开放肿瘤血脑屏障的作用靶点是肿瘤细胞,缓激肽B2受体在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大量表达,且与肿瘤病理分级明显相关,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而表达增加;BK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外钙离子内流,继而激发细胞内钙库的释放,即触发胶质瘤细胞的CICR,这可能是小剂量BK选择性开放肿瘤血脑屏障的内在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