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压升高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6h】

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压升高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压升高的相关因素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及晚期眼压升高的发生率及病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306眼)于我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术前、术后早期(术后2周内)和术后晚期(术后6个月及以上)患者的眼压情况,并分别对引起术后早期及术后晚期眼压升高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06眼术前眼压平均值为15.3±4.1 mmHg,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早期有42眼(13.7%)发生高眼压(平均值31.9±6.0 mmHg)。术后晚期有12眼(3.9%)发生高眼压(平均值32.1±5.7 mmHg)。经Logistic回归分析:晶状体切除、巩膜环扎、睫状体光凝、惰性气体填充、硅油填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术后早期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晶状体切除、巩膜环扎、全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颈动脉狭窄是术后晚期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光凝方式中睫状体光凝是术后晚期发生高眼压的保护因素。
  结论:
  1.引起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与眼内填充物的不同、联合手术的方式、病种及颈动脉狭窄等有关;
  2.术后晚期眼压升高危害较大;
  3.术后晚期是否发生高眼压与早期高眼压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