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胆道射频消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6h】

经皮胆道射频消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研究新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射频消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8例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随访6个月分别收集其感染有无、Child-Pugh评分、术前及术后的胆红素水平、消融、支架信息及生存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rank统计方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即刻置入与引流后再置入病例间胆红素一个月随访的下降比值的差异。
  结果:
  随访六个月后,共计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0%:2例死于原发病进展,分别为术后第一个月及第三个月,另外2例死于恶性胸腹水及感染,分别为术后第一个月及第二个月;在死亡的4例患者中,有2例伴发重度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大于12分等高危因素,4例患者的术前胆红素均大于300μmol/L。术后1例(1/8)于1个月内因原发病进展再次发生胆道梗阻,为胃癌淋巴结转移压迫所致,余术后7例(7/8)在6个月随访期内或死亡之前未发生胆道再次梗阻,6个月胆道累计再次梗阻率为12.5%。8例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胆红素水平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患者中3例(3/8)生命指征及胆道通畅情况良好。由术后即刻放入支架与术后先引流一段时间再放入支架行t检验,得出术后先引流一段时间再放入支架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经皮胆道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方面可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患者术前是否具有感染、合适消融条件的选择、Child-Pugh评分高低及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术后留置外引流管后择日再行胆道内支架置入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