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ITP的临床特征与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分析
【6h】

儿童ITP的临床特征与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1 病例收集

2.2 临床诊断标准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分型标准

2.5 出血程度与分级标准

2.6 分组与治疗方法

2.7 评价标准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对比

3.1.1 年龄分布

3.1.2 性别分布

3.1.3 发病季节分布

3.2 临床表现

3.2.1 发病诱因

3.2.2 病史

3.2.3 出血程度

3.3 实验室检查

3.3.1 病原学

3.3.2 免疫学

3.3.3 骨髓检查

3.4 临床治疗

3.4.1 不同治疗方法对比

3.4.2 不同类型患儿对比

4.1 一般资料

4.2 临床表现

4.3 实验室检查

4.4 临床治疗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ITP的临床特征与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2年间收治的住院ITP患儿200例,根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血液组关于儿童ITP的临床诊断标准的相关建议,分为Ⅰ型:新确诊ITP(newly diagnosed ITP):病程<3个月(共有患儿108例)、Ⅱ型:持续性ITP(persistent ITP):病程3-12个月(共有患儿50例)、Ⅲ型:慢性ITP(chronic ITP):病程>12个月(共有患儿39例)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为激素组(68例)、B组为激素+丙种球蛋白(IVIG)(小剂量)组(63例)、C组为激素+丙种球蛋白(IVIG)(大剂量)组(66例)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分三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的同时,笔者对所有患儿均采用对症治疗措施,如避免患儿激烈运动,对血小板低于20*109/L且具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儿进行血小板输注,存在严重贫血的患儿输注浓缩红细胞等措施。同时采取止血、补充维生素C、控制感染等治疗措施,并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研究,随访时间1-2年,后对比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
  一般资料对比:
  (1)Ⅰ型与Ⅱ型患儿年龄分布对比显著差异(x2=9.061,P<0.05);Ⅰ型与Ⅲ型患儿对比具有极显著差异(x2=44.064,P<0.01);Ⅱ型与Ⅲ型患儿对比具有极显著差异(x2=11.287,P<0.01);
  (2)Ⅰ型与Ⅱ型患儿性别分布对比无显著差异(x2=0.475,P>0.05);Ⅰ型与Ⅲ型对比有显著差异(x2=5.584,P<0.05);Ⅱ型与Ⅲ型对比无显著差异(x2=2.223,P>0.05);
  (3)Ⅰ型与Ⅱ型患儿发病季节分布对比无显著差异(x2=1.233,P>0.05);Ⅰ型与Ⅲ型对比无显著差异(x2=2.993,P>0.05);Ⅱ型与Ⅲ型对比无显著差异(x2=1.104,P>0.05);
  临床表现:
  (1)Ⅰ型与Ⅱ型发病诱因对比无显著差异(x2=1.687,P>0.05);Ⅰ型与Ⅲ型对比有显著差异(x2=11.552,P<0.05),Ⅱ型与Ⅲ型对比无显著差异(x2=3.782,P>0.05);
  (2)Ⅰ型与Ⅱ型平均病史对比具有极显著差异(t=20.761,P<0.01);Ⅰ型与Ⅲ型对比具有极显著差异(t=101.757,P<0.01),Ⅱ型与Ⅲ型对比具有极显著差异(t=52.273,P<0.01);
  (3)Ⅰ型与Ⅱ型出血程度对比无显著差异(x2=3.497,P>0.05);Ⅰ型与Ⅲ型对比具有极显著差异(x2=14.856,P<0.01),Ⅱ型与Ⅲ型相比无显著差异(x2=2.811,P>0.05)。
  实验室检查:
  (1)197例患儿其中73例患儿经临床检查病原学呈阴性,患儿三组分别为Ⅰ型39(36.11%)例、Ⅱ型19(38.00%)例、Ⅲ型15(38.46%)例,其余均为阳性,且三组各病原学检出比例基本一致,组间对比Ⅰ型与Ⅱ型无显著差异(x2=1.222,P>0.05)、Ⅰ型与Ⅲ型无显著差异(x2=1.329,P>0.05)、Ⅱ型与Ⅲ型无显著差异(x2=1.018,P>0.05);
  (2)197例患儿均经血清免疫学球蛋白检测,各类球蛋白基本均处于正常值(仅Ⅰ型IgM存在1例低于正常值,Ⅲ型IgG存在1例高于正常值),各组对比P均>0.05无差异性;
  (3)197例患儿均经骨髓片巨核细胞检查各组数值对比P均<0.01,存在极显著差异;
  临床治疗:
  (1)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47%、77.78%和89.39%,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统计学对比分析发现,A组与B组对比无显著差异(x2=0.979,P>0.05)、A组与C组对比差异极显著(x2=14.612,P<0.01)、B组与C组对比差异显著(x2=8.035,P<0.05);
  (2)三种不同类型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81%、74.00%和66.67%,统计学对比分析发现,Ⅰ型与Ⅱ型对比差异显著(x2=7.683,P<0.05)、Ⅰ型与Ⅲ型对比差异极显著(x2=15.127,P<0.01)、Ⅱ型与Ⅲ型对比差异显著(x2=7.149,P<0.05)。
  结论:
  Ⅰ型与Ⅱ型ITP患儿主要以婴幼儿为主,其发病前多具有发病诱因,而Ⅲ型ITP患儿则年龄较大,女性患儿较多,无明显发病诱因,且病史相对更长。各类型的ITP患儿轻度出血较为常见,而重度出血较少,但是Ⅲ型ITP患儿的重度出血显著。各型ITP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出现增加,尤其是Ⅲ型ITP患儿的增加较多。临床发现各型患儿激素联合大剂量IVIG的临床治疗效果最佳。患儿患病时间越长治疗预期越差,治疗越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