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丙泊酚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6h】

丙泊酚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1 一般资料

2.2 实验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3.1 基本信息对比

3.2 血流动力学对比

3.3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丙泊酚使用量、瑞芬太尼使用量及主观舒适度评分

3.4 恶心并呕吐发生情况对比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闭环靶控输注系统临床应用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闭环及开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闭环靶控组(Ⅰ组)19人及开环靶控组(Ⅱ组)21人。入室后两组患者均常规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同时两组都采取静脉诱导方式,Ⅰ组依据BIS值自动反馈调节丙泊酚效应室浓度,Ⅱ组根据BIS值手动调节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5分钟(T1)、气腹后15分钟(T2)、气腹后30分钟(T3)、排出气腹后10分钟(T4)、离室(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BIS值,记录两组术后拔管时间及药物使用情况,同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询问患者的主观舒适程度[1],记录患者在PACU恶心并呕吐发生率,在患者离开PACU时,使用疼痛VAS评分对患者疼痛进行量化评估。
  结果: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对比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Ⅰ组丙泊酚总使用量低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瑞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HR较Ⅱ组更稳定,但MAP波动较大;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对比两组无差异,Ⅰ组主观舒适度好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恶心呕吐发生,而且两组患者离开手术室时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安全性高、可控性好、患者满意度高,术后苏醒迅速,无恶心呕吐,对术后镇痛无影响,且更节省药物,推广性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