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作为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的实验研究
【6h】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作为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2.2.2 血浆总RNA提取

2.2.3 两步法反转录

2.2.4 实时定量PCR反应

2.3 统计学处理

3.1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

3.3 验证MALAT1及HOTTIP在肝癌患者血浆中存在表达失调

3.4 MALAT1及HOTTIP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3.5 血浆MALAT1及HOTTIP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例特点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作为肝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及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原发性肝癌作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由于缺乏理想的诊断及治疗手段,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最新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侵袭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癌周正常肝组织相比,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组织中存在表达失调并表现出作为新兴肿瘤标志物的潜力。然而,获取肝癌组织的侵袭性操作不适用于临床筛查。故本实验拟通过对肝癌患者血浆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水平的检测以评价其作为肝癌非侵袭性肿瘤标志物的价值。
  研究方法:收集肝癌初治患者及对照组血液标本。根据文献报道选择9种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失调的长链非编码RNA(HOTAIR、MVIH、MALAT1、PVT1、UCA1、URHC、H19、HOTTIP、HEIH),通过实时定量PCR及delta-Ct方法分别检测其在肝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浆中的稳定性及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在肝癌患者血浆中表达失调的长链非编码RNA。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目的基因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并与甲胎蛋白作比较。分析目的基因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例特点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在9种肝癌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中有6种可在血浆中被稳定检出,其余3种检出率较低(PVT1、UCA1、URHC)。与对照组相比,肝癌患者血浆中MALAT1及HOTTIP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失调。其中,MALAT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ean±SEM:0.5672±0.09358 vs0.02209±0.002799),而HOTTIP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Mean±SEM:0.001717±0.0005370 vs0.1310±0.02573)。分别绘制MALAT1、HOTTIP及甲胎蛋白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MALAT1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34-0.956)略高于甲胎蛋白(AUC=0.84095%CI:0.749-0.930),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52%和86.17%;而HOTTIP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95%CI:0.645-0.896),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4.44%和85.14%。当MALAT1与HOTTIP联合时,曲线下面积为0.914;两种目的基因与甲胎蛋白联合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61。此外,肝癌患者血浆中MALAT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肝内病灶单发或多发呈显著相关,而HOTTIP则与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乙肝及丙肝感染明显相关。HOTAIR、MVIH、H19及HEIH在肝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结论:血浆MALAT1及HOTTIP的表达水平在肝癌患者中呈明显的表达失调,其中MALAT1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略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MALAT1、HOTTIP及甲胎蛋白三者联合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最高。MALAT1及HOTTIP可作为新的肝癌非侵袭性肿瘤标志物或甲胎蛋白的补充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新的肝癌治疗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