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1C]PK11195PET/CT肝星状细胞特异性显像在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研究
【6h】

[11C]PK11195PET/CT肝星状细胞特异性显像在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1 实验对象及模型建立

2.4 [11C]PK11195 PET/CT扫描

2.5 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

2.7 体外实验方法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3 [11C]PK11195 PET/CT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肝非实质细胞与肝纤维化分子成像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11C]PK11195作为PET/CT肝脏星形细胞特异性显像剂,研究肝脏早期纤维化不同阶段肝脏组织星形细胞对[11C]PK11195的摄取率,探讨[11C]PK11195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10-310g。采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腹腔注射(每周三次)的方式对实验组大鼠进行肝脏纤维化建模。分别在建模后的第2周、3-4周、6周、8周对实验组大鼠进行实验。利用TracerLab FX F-N自动化合成器合成得到产物[11C]PK11195。对照组大鼠(N=5)及实验组大鼠(N=19)经鼠尾静脉通道注射[11C]PK11195,同时进行PET/CT连续动态扫描45min。实验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心脏灌洗,灌洗完成后进行肝脏组织取材,完成天狼猩红染色。每次扫描结束后对所得数据进行重建,获得不同时间点(2min、5min、10min、20min、30min、40min)肝脏标准摄取值(SUV),实验结束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模型大鼠以病理天狼猩红染色结果进行分期,按照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1、S2、S3期。实验组大鼠肝脏标准摄取值较对照组大鼠肝脏标准摄取值高,且大鼠肝纤维化逐渐加重,实验组大鼠肝脏标准摄取值亦随之增高,说明[11C]PK11195在肝脏活化的星形细胞摄取逐步增加,这表明随着肝脏活化星形细胞增加,细胞膜表面PBRs的表达也随之增加,说明肝星状细胞确实参与肝纤维化过程。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在20min、30min、40min时SUV值具有显著差异,并且S1+S2期与S3期大鼠之间SUV值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11C]PK11195PET/CT显像可以用于检测早期肝纤维化,进而帮助评估肝纤维化的分期。

著录项

  • 作者

    许向欣;

  •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学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辛军;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75.04;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早期诊断; 星形细胞; 显像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