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内营养对炎症性肠病幼鼠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
【6h】

肠内营养对炎症性肠病幼鼠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内容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肠内营养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利用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幼年大鼠模型,观察肠内营养制剂百普素喂养后,IBD幼鼠肠组织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的水平变化,探讨肠内营养对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选择健康的4周鼠龄雄性Sprague-Dswley幼年大鼠共计36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空白对照组、EEN(Exclusive enteral nutrition,全肠内营养)对照组每组各8只,IBD组、IBD-EEN组每组各10只:(1)空白对照组:第1天予0.9%生理盐水灌肠,后予普通饲料喂养;(2)EEN对照组:第1天予0.9%生理盐水灌肠,后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素经口喂养;(3)IBD组:第1天予5%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造IBD模型,后予普通饲料喂养;(4)IBD-EEN组:第1天予5%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造IBD模型,后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素经口喂养。于造模后每天同一时间观察四组大鼠的体重情况、大便性状及隐血,依据Cooper评分进行IB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于实验第7天处死四组幼鼠,留取结肠组织标本,对组织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及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黏膜损伤情况,对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IBD组相比,IBD-EEN组在便性状及便血方面明显缓解。IBD组和IBD-EEN组体重均较前增长,7天后体重分别增长(39.95±2.929)g和(38.40±4.545)g(P>0.05)。IBD组大体组织及病理切片显示肠道炎症改变明显,可见典型炎症性肠病改变,镜下可见肠黏膜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可见炎性肉芽肿形成,腺体正常结构遭到破坏。给予EEN喂养后,DAI评分明显下降,肉眼可见肠道炎症减轻,镜下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化法对黏膜组织的染色研究显示,IL-17A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在IBD-EEN组肠黏膜中较IBD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肠内营养治疗可减轻IBD幼年大鼠肠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h17细胞的细胞因子IL-17A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