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斑蟋尾须感器超显微形态及腹末神经节的投射研究
【6h】

双斑蟋尾须感器超显微形态及腹末神经节的投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学术背景

1.2 昆虫感受器的研究

1.3 昆虫尾须的研究

1.3.1 形态结构研究

1.3.2 扫描电镜的超显微研究

1.3.3 神经投射的研究

1.4 双斑蟋的生物学特性

1.4.1 双斑蟋的形态学特征

1.4.2 双斑蟋的生理学特征

1.5 双斑蟋尾须及其感受器研究现状

1.6 课题探究的科学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药品及器材

2.2 实验方法

2.2.1 双斑蟋尾须及腹末神经节形态学观察

2.2.2 双斑蟋尾须表面超显微结构的观察

2.2.3 双斑蟋尾须神经纤维走向的观察

第三章 结果

3.1 双斑蟋尾须外部形态

3.2 双斑蟋尾须超显微结构

3.3 双斑蟋腹末神经节的投射

第四章 讨论

4.1 双斑蟋尾须各个感受器的对比

4.2 双斑蟋尾须其他昆虫尾须感受器的形态功能对比

4.3 双斑蟋尾须感受器与其触角和产卵瓣等感受器的形态功能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双斑蟋尾须感受器形态、机构及其分布,初步探讨双斑蟋尾须感受器种类和机能,探索昆虫感受器的生理意义。
   方法:实体解剖镜下对双斑蟋尾须进行形态学观察,MOTIOAM1300数码照相机拍照、;扫描电镜观察双斑蟋尾须感受器,并记录对比分析;运用氯化镍逆行染色法和银增感染色法研究腹末神经元在脑中的形态分布。
   结果:双斑蟋尾须感受器包括棒状感受器、丝毛状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和一种尚未见记载的新型感受器这五种。每种感受器的分布、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双斑蟋尾须的基部内侧以棒状感受器为主,很少能看到其他的感受器存在,其外侧以丝毛状感受器为主,少量刺形感受器,基本没有棒状感受器;双斑蟋尾须的中部以刺形感受器为主,尤其是内侧,其外侧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丝毛状感受器,杆状物偏向尾端方向成一定角度。在雌形双斑蟋尾须中,发现一种新型感受器,长400-700μm左右,与丝毛状感受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基部或杆状物中,有念珠状突起。常在尾尖端处出现,数量较少,功能尚不清楚,因其未在雄性双斑蟋中发现,故推断有可能此种感器与产卵等繁殖行为有关。双斑蟋尾须尖端的感受器仍以刺形感受器为主,偶有丝毛形感受器发现,但其杆状物偏向尾须的角度变小,越是近尖端,杆状物偏向尾须的角度越小。
   尾须感器在腹末神经节的投射纤维大部分分布在腹末神经节的底侧端,纤维没有越过神经节中线部分,少量神经纤维投射到中线处,有两条染色比较深得纤维通路,有少量神经元分布在腹末神经节的中下段,在其中线处只看到一个神经元胞体。在腹末神经节底侧端有少神经元出现,背侧其中有一条纤维分支。综上所诉,尾须感器投射到腹末神经节的纤维多投射到腹侧,少量投射到背侧。

著录项

  • 作者

    车菲;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神经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那杰;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969.263.4;
  • 关键词

    双斑蟋; 扫描电镜; 腹末神经节; 显微形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