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教师职业自豪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6h】

中小学教师职业自豪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概念及理论

(二)教师职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三)社会支持的概念及理论

二、研究构想

(一)以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一、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测量

(一)教师职业自豪感问卷的编制

(二)教师职业自豪感的特点

二、社会支持与职业自豪感的关系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测量

(一)教师职业自豪感问卷的编制

(二)教师职业自豪感的特点

二、社会支持与职业自豪感的关系

(一)社会支持与职业自豪感的关系分析

(二)主观支持与职业自豪感的关系分析

(三)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职业自豪感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对策建议

第五章 结论

一、教师职业自豪感问卷编制

二、教师职业自豪感的特点

三、社会支持与教师职业自豪感的关系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展开▼

摘要

自豪感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不仅有利于个体增强自尊和激发动机,同时还有利于个体对亲社会行为的投入。教师作为专业化的职业群体,其职业自豪感不仅被社会关注,也为教师个体所关注。但纵观已有研究,对教师职业自豪感只是口号式的倡导,鲜有实证性研究。同时我们发现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得到较多社会支持,会对教师职业会有较高水平的认同,在其职业活动中感受到更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将从实证的角度探索教师职业自豪感的结构,编制信效度良好的教师职业自豪感问卷,了解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总体状况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探讨社会支持与教师职业自豪感的关系,为提升教师职业自豪感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研究目的:
  1.编制适用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自豪感问卷。
  2.调查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总体状况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探索社会支持与教师职业自豪感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
  1.针对中小学教师群体编制《教师职业自豪感问卷》,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初始问卷预测,正式问卷施测获得数据并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保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可行性。
  2.以自编的《教师职业自豪感问卷》以及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了解教师职业自豪感的基本状况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分析社会支持与教师职业自豪感的关系。
  3.针对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讨论,为提升教师职业自豪感提供对策建议。
  研究结论:
  1.教师职业自豪感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由情感相融与依恋感、自我认同与归属感、他人认可与成就感、职业尊严与价值感四个维度构成。
  2.《教师职业自豪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小学教师职业自豪感水平的有效工具。
  3.中小学教师职业自豪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任教科目、教龄、学段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职业自豪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职业自豪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