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放开发研究
【6h】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放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选题的基本依据

2.选题的现实意义

3.选题的文献综述

4.选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背景透视

1. 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国际背景

1.1概念界定

1.2国际政治环境

1.3国际经济环境

2.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国内背景

2.1海岛对外开放政策支持

2.2国内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良好

2.3军事戒备环境宽松

3.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区域背景

3.1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环境

3.2东北工业基地振兴背景

4.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母城背景

4.1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向

4.2大连市经济发展方向

第三章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支持条件

1.长海县域的资源优势概观

1.1长海县地里概貌

1.2长海县水产资源

2.长海县域的经济地域构成

3.长海县域的经济发展基础

3.1渔业发展基础

3.2工业发展基础

3.3基础设施发展基础

3.4旅游业发展基础

4.海岛对外开放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目标定位

1.长海县域内各县乡的主体功能定位

2.以渔业立县建立海上县域示范基地

2.1海洋牧场建设

2.2海水增养殖业

2.3海洋捕捞业

2.4苗种业

3.以工业强县构筑新型工业结构体系

3.1皮口渔业加工区

3.2水产品精深加工

3.3品牌维护和开发

3.4其他工业配套产业

4.以旅游兴县打造海岛特色主题品牌

第五章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突出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失衡逐步凸显产业风险

2.创新机制建立缓慢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2.1制度创新性弱

2.2技术创新缓慢

3.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制约长海深度开发

3.1港口现实实力难以承载长海县对外开放开发

3.2供电、供水设施不尽完善影响岛屿均衡开发

3.3基础服务设施不升级制约旅游产业深度开发

4.人口及人才的选择性迁移迁入影响县域经济均行发展

4.1人口的选择性迁移制约经济均衡发展

4.2人才的外部吸引及内部扩展能力较弱

第六章长海县域全面开放开发的对策建议

1.深度开发海域资源,继续提升渔业经济带头作用

2.建立生态渔业等产业基地,形成多层次产业结构体系

3.提升海岛旅游功能,突出“生态长海”的独特魅力

4.理顺物流渠道,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升国际知名度

4.1交通通讯建设

4.2基础设施建设

4.3人才资金引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际视线向海洋方面转移以及海权意识的增强,作为海陆兼备的海上疆土--海岛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世界各沿海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领域开发的环境下,海岛的开发建设更是不容忽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一个岛礁的主权归属可以左右拥有1550km2的领海主权(相当于一个小型县的面积),一个能维持人类居住或者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岛屿可以拥有43×104km2的专属经济区及该区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从这一层面上讲,海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海洋权益。在经济价值方面,海岛及其周围海域有着丰富的资源。海岛不仅有与内陆几乎相同的资源种类,还拥有内陆某些地区所没有的特殊资源优势,具有开发价值,是内陆资源的重要后备基地。而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面积约近300×104km2,岛屿有7300多个。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沿海省市在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
   隶属于北方海洋大省--辽宁省大连市的长海县,是东北唯一的海岛边境县,2008年底得到国家准予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在统筹规划前提下,对盘活自身经济、提升国际知名度有迫切要求。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外海岛开放开发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家当前政治经济发展形势,辽宁省、大连市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关区域的辐射影响,对长海县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开发建设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揭示长海县后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建设“海上辽宁”、“海上大连”目标的指导下尝试性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将对长海县的对外开放开发策略制定起到一定的影响,在起点上规范未来发展,避免重复建设等错误的发生,发挥促进长海县更好更快完成对外开放开发进程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