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软质景观艺术形态研究与设计
【6h】

城市软质景观艺术形态研究与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的起源

1.1.1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景观

1.1.2 世界古代文明景观

1.2 研究的范畴与现状分析

1.2.1 以不同的尺度来看待景观设计

1.2.2 软质景观现状分析

1.3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3.1 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

1.3.2 多媒体景观的综合运用

2 城市水体空间艺术形态与景观设计

2.1 城市水景观概说

2.2 水景观的主要构成与艺术形态

2.2.1 水景观的主要形式

2.2.2 滨水地区水景观的主要形式

2.3 水体在景观中的作用

2.4 水景观的设计原则与定位

3 城市绿地空间艺术形态与景观设计

3.1 城市绿地景观概说

3.1.1 国内绿地景观发展简述

3.1.2 国外绿地景观发展简述

3.2 城市绿地功能划分

3.2.1 公共绿地

3.2.2 生产和防护绿地

3.3.3 单位及居住区绿地

3.2.4 道路绿地

3.3 绿化的主要方式

3.3.1 规划式种植设计

3.3.2 自然式种植设计

3.3.3 具体绿化的实施方式

3.3.4 绿化名词解释

4 软质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造型与色彩的问题

4.1.1 软质景观造型设计原则

4.1.2 软质景观设计中的色彩

4.2 自然与人工的问题

4.2.1 软质景观设计需考虑的自然因素

4.2.2 软质景观设计需考虑的人工因素

4.3 空间与时间的问题

4.3.1 软质景观设计中空间概念的定义

4.3.2 软质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时间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根据景观的形成要素,城市景观可以广泛的分为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主要包括水体(溪流、江河、湖泊)、城市绿化、天空,甚至包括天空翱翔()()鸟和水系中畅游的游鱼等动物景观。硬质景观则包括建筑、建筑小品、构筑物、道路等硬质界面景观。通过对软质景观的空间格局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以软质景观为主体,研究其空间结构、内部功能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通过对景观的演变历史,着重是软质景观的发展过程、软质景观的文化及文明孕育发展的因果关系等进行了解分析,研究总结了软质景观的功能作用及人文特征。同时,通过对软质景观的艺术形态表达在美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个命题的关注,阐述了软质景观设计的运用规律和造型形式。在满足生态和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应崇尚美学。最后对软质景观的设计发展方向作了概要论述。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人类是景观设计规划的主要服务对象。只有了解人类自身多重需求和体验才能设计出较好的景观效果。
   现代社会,软质景观的丰富和完善充实了环境艺术设计这一综合性学科。设计师在此期间所能运用的材料与技术手段也较为丰富,可以通过运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和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相结合来的方法来创造软质景观环境,使景观的艺术形态更具感染力。软质景观的发展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提高起到了诸多意义。人类文化给予软质景观环境的生态意义、文化意义、审美意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