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承载力问题研究——以营口市为例
【6h】

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承载力问题研究——以营口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绪论

1.1 国内研究状态

1.1.1 区域发展规划

1.1.2 土地利用评价

1.1.3 土地承载问题

1.1.4 建设用地承载

1.2 国外研究进展

1.2.1 国土和空间发展规划

1.2.2 土地承载问题

1.2.3 土地利用评价

1.2.4 建设用地评价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1.3.2 研究路线

2 研究的基本思路

2.1 理论依据

2.1.1 相关概念

2.1.2 评价理论

2.1.3 基本理论

2.2 技术方法

2.2.1 V-grid技术

2.2.2 GIS技术

2.2.3 分析方法

2.3 具体技术

2.3.1 评价技术

2.3.2 制图技术

2.3.3 缓冲分析技术

2.3.4 地形分析技术

2.3.5 叠加分析技术

3 研究案例

3.1 营口市概况

3.1.1 自然情况

3.1.2 社会经济情况

3.2 营口市用地情况

3.2.1 总量

3.2.2 特点

3.3 数据来源及数据组织

3.3.1 土地基础数据

3.3.2 矿产资源数据

3.3.3 农产品基地数据

3.4 数据处理

3.4.1 处理方法

3.4.2 总量测算

3.5 小结

4 等级评价

4.1 数据来源

4.2 影响因素分析

4.2.1 地形起伏度分析

4.2.2 区位因素分析

4.2.3 交通因素分析

4.2.4 地块因素分析

4.3 权重确定和等级划分

4.4 特点分析

5 开发时序及利用建议

5.1 基本原则

5.1.1 因地制宜

5.1.2 符合省和国家发展战略

5.1.3 结合城市未来走向

5.1.4 符合“两少一优”原则

5.1.5 促进产业集聚吸纳转移人口

5.2 开发战略

5.2.1 近期发展

5.2.2 中期战略

5.2.3 远期目标

5.3 推进措施

5.3.1 节约集约利用

5.3.2 加强内涵挖潜

5.4 利用建议

5.4.1 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5.4.2 协调生态环境效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正值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两大战略叠加区域的营口市的发展直接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产生影响。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给土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及时解决。
   本文从探索解决营口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角度出发,借鉴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研究方法,结合营口市建设用地实际情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强大的功能,以营口市规划课题组数据为基础,以Mapinfo8.5为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的平台,录入属性数据、制作动态格网,综合运用地形分析、缓冲分析、叠加分析等分析方法,在测算营口市建设用地总量基础上将营口市建设用地划分为三个等级,结尾依据营口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用地开发时序和持续利用建设用地的合理化建议。
   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主导因素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逐步扣除地形、耕地、生态等限制因素,最终得到建设用地总量,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改进后的特尔斐法,综合运用GIS技术辅助完成等级划分,使过程简单化,计算高效化,增强了结论客观真实性,提高了结论准确度。
   本文借助GIS技术,立足于营口市实际情况,从区域发展规划角度分析建设用地承载力问题,得出的结论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关营口市建设用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因此本文的分析研究在确定营口市将来一段时期内重点发展区域和确定合理的开发时间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本文对调控开发强度,科学地谋划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