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阳经济区内部经济差异分析
【6h】

沈阳经济区内部经济差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辽宁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基本框架

2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2.1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

2.2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2.2.1 单一指标测度方法

2.2.2 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

3 沈阳经济区内部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3.1 沈阳经济区概况

3.2 基于单一指标的常规分析

3.2.1 沈阳经济区人均GDP的差异分析

3.2.2 沈阳经济区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分析

3.2.3 沈阳经济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分析

3.2.2 Theil指数分析

3.3 基于多指标的综合分析

3.3.1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3.3.2 主成分分析过程

3.3.3 应用结果以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沈阳经济区内部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沈阳经济区总体经济差异缩小的成因分析

4.1.1 沈阳经济区建设的总体优势

4.1.2 八大城市的自身优势

4.2 沈阳经济区局部经济差异扩大的成因分析

5 促进沈阳经济区内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县级政府要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

5.2 依托区域优势,加快县域发展

5.3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5.4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人均意义上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而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同时也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文通过将沈阳经济区的55个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11年这个时间序列内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三个指标作为基础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差、极差、相对极差、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同时还运用多指标的综合测度,主要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最后认为沈阳经济区在2001-2011年这一时间序列内,总体上区域经济水平逐年提高,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趋势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说明沈阳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差异在逐年缩小,但是在局部经济差异方面就出现了一些不平衡性,市内差异是造成局部经济差异的最大因素,而县域差异则又是造成市内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也就是县域差异相对来说比较突显,显示出了一定的不平衡性。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结合沈阳经济区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沈阳经济区的总体优势以及各个城市的自身优势两个方面分析了其总体经济差异在缩小的原因。最后主要是针对局部差异主要是县域经济的内部差异进行了分析,从政策因素、区位因素、劳动力的素质因素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要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依托区域优势等这一系列方面提出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策,以实现局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整个沈阳经济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