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智力运动的演进与发展对策研究
【6h】

我国智力运动的演进与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4.1 智力运动

1.4.2 智力运动会

1.4.3 智力运动文化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智力运动会赛事发展的研究

2.2 关于智力运动项目起源的研究

2.3 关于智力运动文化的研究

2.4 关于智力运动项目发展对策的研究

3 智力运动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3.1 智力运动的历史演进

3.1.1 围棋的历史演进

3.1.2 象棋的历史演进

3.1.3 国际象棋的历史演进

3.1.4 桥牌历史演进

3.1.5 国际跳棋的历史演进

3.2 智力运动的特征分析

3.2.1 智力运动的哲学内涵启示

3.2.2 智力运动的宗教性质体现

3.2.3 东方与西方棋牌文化属性辨析

4 我国智力运动发展困境解析

4.1 智力运动赛事关注度低

4.2 智体全面发展尚未普及

4.3 智运文化脱离素质教育

5 我国智力运动的未来发展路径研究

5.1 普及与竞技相结合

5.2 智力与体力相结合

5.3 文化与教育相结合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5年智力运动联盟成立至今,智力运动的发展历经了八年的时间。发展之初,智力运动以其独有的赛事形式映入世界的眼帘,通览学术研究成果,当今学者对智力运动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竞赛形式、承办赛事经验的总结上,然而智力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棋牌文化的依托,故寻根溯源地系统论述智力运动会的演进过程是本论文存在的首要宗旨。论文通过查阅大量体育、历史、宗教、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从我国智力运动五大项目的起源出发,对代表着道家思想的围棋、由六博演变而生的中国象棋、被誉代表人类智慧的国际象棋、西方文化滋生下的桥牌以及棋盘如战场的国际跳棋进行了详尽的历史溯源,以期还原其本质文化属性。而后,通过马斯洛的超越性理论诠释智力竞技项目的哲学内涵,以智力运动文化形式透视其宗教属性,提出“智慧创造文明,追求造就进步”的理论,棋盘如人生,即通过智力竞技诠释个人存在的意义。智力运动项目本身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围棋的自然棋风与东方传统“静文化”结合;代表着西方“动文化”的国际跳棋则是竞争与生存的体现。东方文化崇礼尚道,西方文化追求胜负,倡导张扬,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造就了智力运动在全球走一条健康成熟的道路。
  据我国当代智力运动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道路上遇到三大方面的阻碍,其一,处于体育娱乐项目繁多的现代社会,智力运动赛事仅仅受到棋牌爱好者的关注是不够的,大众参与其中,享受智力运动竞技的快感才是智力运动存在的价值体现。其二,智力运动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棋牌类项目的整合,以往棋牌竞技单项走着各自发展的道路,而今同被划分为“智力运动”无论对项目本身还是项目整体都是挑战,处理好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本研究展开讨论的根源。其三,没有文化传承的项目是没有灵魂的,智力运动文化与智力运动项目的脱节,使得普及过程中出现诸多误区,从重视竞技成绩转变为重视文化普及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多方学者的共同努力。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及逻辑分析方法,对我国智力运动发展策略做出深入探讨,首先针对智力运动赛事低关注度这一现象提出多种普及方法建议,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选用与其爱好取向相适应的普及手段;其次在“智力”与“体力”的问题上做出剖析,并最终得出以“智体结合”的方法协助这两个主体和谐发展;最后在面对智运文化的传承无从下手之时,尝试以素质教育作为载体,把“棋品”、“牌德”融入学校的“品德”教育中,把文化化抽象为具体,成为适应智力运动文化的传承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