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析纳比派作品中的“装饰性”与“象征性”
【6h】

浅析纳比派作品中的“装饰性”与“象征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序言

(二)选题研究的现状和内容

(三)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纳比派的概况

二、西方十九世纪末装饰性绘画和象征性绘画的特点

(一)十九世纪末西方装饰性绘画的特点

(二)十九世纪末象征性绘画的特点

三、纳比派装饰性与象征性的产生

(一)审美的变化

(二)东方艺术提供了装饰表现的新形式

(三)纳比派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纳比派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

(一)印象派和塞尚对空间理论的革新

(二)高更对绘画装饰性和象征性的探索

(三)新艺术运动的催进

五、纳比派画家作品中的装饰性

(一)装饰性在纳比派画家作品中的体现

(二)纳比派装饰性色彩的运用

六、纳比派作品中的象征性

(一)题材选择上的象征意义

(二)主观色彩运用上的象征性

(三)表现手法的含蓄性和暗示性

七、纳比派对中国现当代绘画的启示

(一)纳比派绘画对中国绘画现实的启示

(二)纳比派对我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纳比派为二十世纪前几十年的艺术勃发提供了可能,它以高更的象征主义理念作为理念,因此画面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而“装饰”和“象征”揭示了二十世纪初现代艺术的两大基本特征,展现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初期人的精神图景,因此具有强烈的心理象征倾向。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纳比派绘画特征的形成,可以看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十九世纪末对东方艺术的借鉴及社会的变革等诸多因素,促使西方现代绘画完成了从再现到表现、从具象到抽象、从客体到精神的转变,平面装饰性表现手法和注重画家情感抒发的象征性绘画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任何现代流派的产生都不只是单纯的文艺现象。
  本文分为七章:第一、二章主要介绍纳比派的概况和艺术主张,及十九世纪装饰性和象征性绘画的特点;第三、四章主要研究纳比派“装饰性”和“象征性”绘画特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产生过程中艺术思潮和个人对其产生的促进作用;第五、六章分析了纳比派主要代表画家作品中的“装饰性”和“象征性”因素的体现;第七章是写我对纳比派绘画的感悟和对当今油画发展的展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我们了解西方传统油画向现代油画转变的历程及西方现代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通过“他山之石”完善中国油画自身艺术形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