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委书记决策过程网络化监督机制研究
【6h】

县委书记决策过程网络化监督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二、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机制的研究意义

(一)提高县委书记决策的科学化的客观要求

(二)降低县委书记决策腐败的风险客观需要

(三)推动县委书记决策过程民主化现实需求

(四)开拓纪委网络化监督新模式有力保障

三、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的实践探索

(一)实行县委书记决策过程全程网络化监督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于网络化监督的辅助作用

(三)制度保障是决策网络化监督的关键

五、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机制构建

(一)县委书记决策前网络化预警机制

(二)县委书记决策中网络化监控机制

(三)县委书记决策后网络化反馈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县委书记是党的县级地方组织(委员会)负责人,任期为五年。既是中央、省委实现对地方治理的最直接执行者,又是县域内政治权力的核心,县级四大班子的实际领导核心,权力大、责任重。作为中国政治生态中极为重要的群体,当前学术界对县委书记决策权力的关注与其实际重要性并不相称。贵州瓮安、郑州惠济、四川犍为等县委书记利用决策权力贪污腐败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如何制约县委书记决策权力,已成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面临的紧迫课题。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针对县委书记决策权力出现的腐败问题结合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取得的现行成果,试图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依托网络的新科技等方式以网络化的方式对县委书记决策权力的运行进行全程监督监督,本文还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中优秀的管理和防腐败经验,针对县委书记决策权力的运行构建县委书记决策过程网络化监督机制。 对于县委书记决策过程网络化监督的研究,本文本着发现问题-现有经验-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最先对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的现有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随后总结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对于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方面的探索,再根据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理论方法根据2000-2010年间落马的100余位县委书记进行统计归纳研究,寻找县委书记决策权力廉政风险点,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构建县委书记决策网络化监督机制,该机制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县委书记决策前网络化预警机制、决策中网络化监督机制、决策后网络化反馈保障机制,对县委书记的决策进行全程的网络化监督,保障县委书记决策过程公开透明运行,减少县委书记决策腐败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