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研究
【6h】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新意和不足之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主体建设概论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述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概述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内涵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重要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现状

(一)主体建设取得的成效

1.师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

2.基本制度初步建立

3.形成了专兼结合的教育队伍

4.教育手段有所改进

(二)主体建设面临的困境

1.教育者主体建设成效不足

2.受教育者主体建设问题严重

3.主体之间互动与交流贫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国内外环境的严峻挑战

1.国际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

2.国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1.教育者自身

2.受教育者自身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者主体建设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2.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3.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二)加强受教育者主体建设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

(三)强化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1.扩大互动空间

2.转换互动方式

3.丰富互动内容

4.提高互动质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入的参与,主体建设搞不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主体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把主体建设好才能顺利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和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该是一种新型的主体间的主体际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同时扮演着主体的角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精神面貌的好坏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休戚相关。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提高教育者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同时着力加强受教育者的主体建设,使二者相向而行,才能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新意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概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主体建设。这一部分对主体的内涵和特点进行解释,然后详细阐述了主体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性。
  第三部分,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现状。在这一部分中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
  第四部分,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这一部分从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和主体自身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为什么会面临困境。
  第五部分,阐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可行性措施。这一部分提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应该进行哪些尝试与努力,并指出教育者的主体建设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建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在二者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才能取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