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行为可达性模型城市绿地公平性分析——以大连市西岗区为例
【6h】

基于行为可达性模型城市绿地公平性分析——以大连市西岗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绿地

2.1.2 行为可达性

2.1.3 绿地公平性

2.2 理论基础

2.2.1 行为地理学

2.2.2 空间分异

2.3 本章小结

3.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绿地可达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3.2 绿地公平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3.3 本章小结

4.模型构建

4.1 绿地可达性模型分析

4.2 行为可达性模型构建过程

4.2.1 人居斑块与绿地斑块的空间关系

4.2.2 交通网络模型构成

4.2.3 “绿地”-“交通”-“人居”三者耦合关系

4.3 模型实现方法

4.4 本章小结

5.实例分析——以大连市西岗区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西岗区各街道尺度可达性结果分析

5.3.2 西岗区各社区不同行为尺度下可达性分析

5.3.3 西岗区各社区绿地公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城市绿地不公平机理分析及优化建议

6.1 不公平产生机理分析

6.1.1 西岗区城市绿地不公平分配呈现的特点

6.1.2 西岗区城市绿地不公平分配的机理分析

6.2 优化建议

6.2.1 绿地布局与人口分布相结合

6.2.2 交通网络系统完善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渎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绿地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还承担着构建社会公平的重要责任。社会公平就是指城市居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城市绿地的享有是公平、平等的,即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都能同等享有绿地资源。然而,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使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居住空间分异明显,导致绿地不能人人享有,城市绿地的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城市绿地不公平性的问题愈来愈凸显。
  研究选取大连市西岗区为研究区域,以城市绿地公平性为视角,从行为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将社会科学方法与GIS方法相结合,基于行为可达性模型,从社区尺度来分析其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西岗区城市绿地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衡、与人口分布不匹配、对于不同属性人口的可进入性和使用机会存在差异;产生这些特征的根本原因是:①居民的社会与空间二重属性,阶级分化严重是产生城市绿地不公平的内在原因;②因追求经济发展、房地产开发而产生的居住空间分异是造成城市绿地不公平的直接原因;③政府政策规划不合理,没有兼顾效率与公平是导致城市绿地不公平产生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