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6h】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与灾害评估研究进展

1.2.1 自然灾害风险定义

1.2.2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1.3.1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

1.3.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3 黑龙江省水稻灾损风险分析

3.1 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年际变化特征

3.2 水稻不同减产年型风险概率分布

3.3 水稻平均减产率分布

3.4 水稻减产率变异系数的分布

3.5 本章小结

4 低温冷害识别指标与冷害气候风险分析

4.1 低温冷害指标

4.1.1 延迟型冷害指标

4.1.2 障碍型冷害指标

4.2 水稻低温冷害气候空间分布

4.2.1 延迟型冷害风险概率空间分布

4.2.2 障碍型冷害风险概率空间分布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5.1 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5.2 危险性指标的选取与评价

5.2.1 危险性指标的选取

5.2.2 危险性评价

5.3 脆弱性指标的选取与评价

5.3.1 脆弱性指标的选取

5.3.2 脆弱性评价

5.4 暴露性指标的选取与评价

5.4.1 暴露性指标的选取

5.4.2 暴露性评价

5.5 抗灾减灾能力指标的选取与评价

5.5.1 抗灾减灾能力指标的选取

5.5.2 抗灾减灾能力评价

5.6 风险评价指标的检验

5.7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和商品水稻生产基地,其水稻产量的丰歉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黑龙江省地理纬度高,极易发生作物低温冷害灾害。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黑龙江省的热量资源虽有所增加,但气温的年际间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也在不断加剧,水稻低温冷害仍是影响当地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本文选取黑龙江省水稻作为研究对象,以黑龙江省56个站点1980-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水稻生长发育期数据、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概率统计方法和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水稻灾损、冷害气候进行分析。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水稻低温冷害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及抗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利用ArcGIS(10.2)软件平台进行空间分析及制图,对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进行评价。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黑龙江省水稻灾损风险分析表明:不同减产年型中,轻度减产年出现的概率最大。随着水稻减产程度的增大,相应年型出现的概率在减小。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发生轻度减产的概率比北部地区要大,而发生严重减产的概率则小于北部地区。黑龙江省水稻平均减产率的分布呈不规则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由南向北增加,平均减产率高值区集中在西北部的黑河一带。黑龙江省水稻减产率变异系数的分布与平均减产率有很大差异,平均减产率和变异系数的分布差异说明省内纬度较高的地区常年处于减产程度较大的稳定状态,而省内南部地区虽然历年平均减产风险小,但产量年际间波动大,粮食生产不稳定。⑵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的空间分布规律。黑龙江省水稻一般延迟型冷害风险值高的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和东南部,严重延迟型冷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西北部。障碍型冷害在水稻孕穗期的影响较小,主要发生在抽穗开花期。⑶对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4个指标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到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综合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水稻低温冷害的风险值在0.14-0.68之间,且由南到北递增。将黑龙江省划分为四个低温冷害风险区,低风险区有5个地区,分别为牡丹江市、双城市、绥化市、五常市、肇东市。中低风险区有19个地区,分布于黑龙江省中部、东南和西南部。中高风险区有26个地区,连片分布于黑龙江北部。高风险区有6个地区,分别是北安市、抚远县、鹤岗市、黑河市、甘南县和七台河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