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作:《消失的故乡》;论文:《消失的故乡》创作阐述
【6h】

创作:《消失的故乡》;论文:《消失的故乡》创作阐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消失的故乡》剧本

《消失的故乡》剧本阐述

引言

一、主题的浓缩——文化与人的关系

二、人物心理的表现——心灵的焦虑与冲突

(一)胡启之

(二)胡归

(三)妈妈

(四)记者、警察、警察妻子、饭店老板

三、锁闭式的戏剧结构

四、表现主义创作原则下的写意性创作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舞台剧剧本《消失的故乡》讲述了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国寻乡的故事。八十多岁的胡启之,多年以来一直逃避家人死于战乱的事实不敢返乡,内心饱受煎熬。终于在患病后鼓起勇气,带着自己最疼爱的孙子胡归一起回到家乡。胡归从小在胡启之身边长大,受着中国文化的熏陶成长。看到回国后胡启之交流的障碍和失落的状态后,正值青春期的胡归在文化选择上产生了矛盾,自我封闭。于是胡启之在与孙子的误解中决定独自寻找老家,却一直寻而不得。寻找中回忆了很多故乡美好的片段,在发现故乡永远的消失在湖底之后,胡启之的内心走入了绝望的境地。而胡归在寻找爷爷的过程中自己主动的接触了故乡的文化,心灵渐渐与爷爷走到了一起。在吃到与爷爷做的口味一模一样的鱼之后,胡归发现了自己与故乡的深切联系,找到了打开故乡文化大门的钥匙,最终找到了爷爷。因为胡归带来的希望,胡启之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胡归自己也完成了文化的选择。多年后胡归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作家,回想起这段故事,解开了自己心中关于“我是谁?”问题的困惑。
  在剧本阐述中,我主要围绕主题的选择、人物心理的表现、戏剧结构的选择、创作原则与手法四个方面,对我在创作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思考的过程、解决的方式做出了阐述,并总结了自己在创作中的收获与感受。这个剧本的创作是我对家乡徽州文化的致敬,主题反映了我对“文化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人就是自己身后的一切文化。此外,剧本的创作也是我对戏剧本体论思考的结果,“我们为什么需要戏剧?”因为戏剧比电影更擅长表现人的心灵,我们无法对同一空间中那些灵魂遭受的痛苦视而不见。所以在创作时,我选择了重视表现人物心灵的表现主义作为创作的原则,并借用了中国古诗中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意境来反映心灵,着重表现胡启之和胡归的心理,使一切性格、动作、剧情的发展都顺着人物的心灵,自然的流淌出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