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伯特·希勒的经济思想评述
【6h】

罗伯特·希勒的经济思想评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行为经济学研究现状

1.3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框架、创新点与不足

2《市场波动》与希勒早期的行为经济学思想

2.1 行为经济学的起源

2.2 希勒早期经济思想

2.3《市场波动》的意义

3 《非理性繁荣》与希勒成熟的行为经济学思想

3.1 《非理性繁荣》的综述

3.2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3.3 诱发市场波动的结构性因素

3.4 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文化因素

3.5 群众意见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3.6 影响社会经济的个体心理因素

3.7 希勒对有效市场理论的否定

3.8《非理性繁荣》的实际意义

4 《动物精神》与《金融与好的社会》

4.1 动物精神理论

4.2金融与好的社会

5 希勒行为经济学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5.1希勒行为经济学思想的意义

5.2行为经济学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都有一个重要的理性人假说前提,认为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绝对理性的,完全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同时市场的竞争也是绝对公平的。这种论证前提完全是为了保证后续提出的模型及论据的特殊有效性。事实上,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参与者掌握的信息并不是完全的;除了谋求金钱利益最大化,决策者还要维系社会关系;并且其他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也会阻碍他们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经济学应该是一个实用性学科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因此具有实用性价值的行为经济学逐渐引起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行为经济学理论认为投资者的经济行为是有限理性的;由于自然禀赋以及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估计决策所对应的收益的大小。因此传统的市场有效假说的指导作用就呈现出了局限性。本文主要通过评述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所著的关于行为经济学思想的著作来说明行为经济学思想是如何逐渐走向成熟。作为著名的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希勒教授从“行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现实世界的经济学。首先,罗伯特·希勒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历史经济数据的整理分析来检验有效市场假说的有效性。随着希勒教授的行为经济学思想逐渐走向成熟,他将心理学以及社会学思想融入经济学理论。以行为经济学思想为依托,希勒教授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出大胆假设并多次准确地预测到了美国的金融危机。本文按照罗伯特·希勒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布局谋篇,并在文章的最后加入了行为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