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熵值法的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6h】

基于熵值法的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释义

1.3 研究进展

1.4 理论基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意义与目标

2.2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与思路

2.4 资料数据说明

2.5 选取四个时间断面数据的说明

3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3.1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概念与意义

3.2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3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4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综合测度与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评价方法

4.3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4.4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5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5.2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原始数值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步入加速阶段,中国的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然而,城市的迅猛发展造成一系列人居环境问题的出现:如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绿地不足、人口过度集中等。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善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探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人居环境,已成为政府、广大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借鉴相关研究,立足辽宁实际,以气候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环境胁迫程度5个子系统,共31项具体评价指标构建了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截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四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对辽宁省14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居环境开展了综合测度。
  根据测度结果,对辽宁省各城市四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子系统及综合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运用ArcGIS平台,借助ArcGIS技术中的自然间断法,以辽宁省14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为依据,将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划分为五大类型:人居环境优秀;人居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中等;人居环境较差;人居环境差。并进一步揭示了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在四个时间断面上的空间分异格局。采用象限图法,分析了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类型:辽宁省各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类型绝大多数都处于第Ⅰ、Ⅲ象限区域,分别归属于高城市人居环境—高经济发展水平型以及低城市人居环境—低经济发展水平型且以后者为主。在上述基础上,得出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发展不均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且固化严重;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整体不高;多数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改善成效不明显;一些工业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胁迫程度较高;一些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缺乏物质保障的结论。
  文末,基于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路与建议:加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顶层设计;遵循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增强经济实力,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整体水平的提高;有效控制城市规模,科学实施城市规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