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机理研究
【6h】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题目的意义

1.2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

1.2.1非金属矿物填料

1.2.2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

1.2.3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1.3本文研究的内容

2试验系统的建立与改性产品的表征

2.1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系统

2.1.1改性工艺

2.1.2试验装置、设备与药剂

2.2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系统

2.2.1改性工艺

2.2.2试验装置、设备与药剂

2.3改性产品表征

2.3.1活化指数

2.3.2沉降体积

2.3.3松散密度

2.3.4红外光谱分析

3采用硬脂酸改性纳米碳酸钙

3.1引言

3.2试验结果

3.2.1硬脂酸用量

3.2.2料浆浓度

3.2.3改性温度

3.2.4改性时间

3.2.5搅拌速率

3.2.6烘干温度

3.3小结

4采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

4.1引言

4.2结果分析

4.2.1钛酸酯偶联剂NDZ-130用量

4.2.2液体石蜡与钛酸酯偶联剂质量比

4.2.3改性温度

4.2.4改性时间

4.2.5搅拌速率

4.3小结

5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机理

5.1引言

5.2硬脂酸改性纳米碳酸钙机理

5.3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机理

5.4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工艺有湿法改性和干法改性两种.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种类很多,主要有脂肪酸和钛酸酯偶联剂.该文采用目前常用的表面改性剂硬脂酸和钛酸酯偶联剂NDZ-130分别改性纳米碳酸钙.改性纳米碳酸钙采用活化指数、沉降体积、松散密度和红外光谱分析进行表征.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硬脂酸和纳米碳酸钙之间形成了化学键,两者之间的作用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钛酸酯偶联剂与纳米碳酸钙之间形成了化学键. 该文结合改性纳米碳酸钙的红外光谱和活化指数的测定,初步探讨了表面改性剂与纳米碳酸钙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这两种表面改性剂与纳米碳酸钙的作用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